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及对翻译能力培养
宋然然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是翻译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构建具有科学化内涵的现代翻译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未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视角。认知语言学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对认知语言翻译内容的有效探讨则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为急促,分析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认知语言学的教育功能。
前言:认知语言学在翻译过程中往往涉及两种语言的有效转换,译者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认知水平都将影响文章的翻译结果,该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可变性的双重特征。就当前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培养现状来说,仍存在部分问题制约其发展,因此,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主要框架,对其翻译理念及翻译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讨,以便不断促进受教育翻译能力的提高。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
认知语言学侧重于主体的情感体验,将语言的概念及研究价值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从语言的本质内涵出发,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对语言的全新突破。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认为,认知语言翻译要通过语言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仔细剖析与认知研读,译者要以读者和译者的双重身份对文章的整体内涵、思想情感、结构框架等进行梳理,明确文章中各类词语的表达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将目的语有效的传递给阅读者,进而勾画出能够表达作者认知理念的文章世界。此外,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注重作者、作品、译者及读者四方面之间的情感互动,实现翻译的理性升华和情感沉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是译者主观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体验和认知的综合结果,同时,译者在对作品进行研读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在作品的范围之内进行升华,力求做到作品内容与译者情感的均衡化发展,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认知程度不深
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认知程度不深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翻译专业学生在对作品进行解构的过程中,能够将文章的大框进行有效的传递与表达,其中所运用到的翻译技巧及理念,具有较强的精准性,但是在某些细节化的地方,学生却存在认知能力不足的问题,翻译时无从下手,甚至在细节处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此外,学生由于受经验理论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实现各环节的联动,翻译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出现惯性处理的情况。
(二)传统翻译模式单一
认知语言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传统翻译模式单一的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翻译教育空间,主要表现在翻译教学的系统指导和理论指导这两个层面之上。一方面,翻译教学因其本身的局限性,仅是语言教育下的辅助性学科,对其进行辅助性作用,尚未成为独立化的专业学科,加之课时有限的原因,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足[3]。另一方面,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翻译教学的认识不强,尚且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和目的性,极易造成翻译模式单一、死板、机械。
(三)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认知语言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认知语言翻译教学应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应为学生提供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学指导,但是部分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翻译作品案例难度较大,以语句较长、词汇较为复杂的句子为主,学生在掌握实际技巧的同时,却无法得到细节处能力的提升。同时,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双语素养的培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化内涵的曲解。
三、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学生认知程度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学生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培养奠定重要基础。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学生需要对翻译作品的内涵、结构、情感、词句进行结构,在文章大框架的基础上,提升认知翻译理念的运用价值,要格外注意某些细节化的地方,对其中的语句、词汇进行仔细揣摩和认知研读,将作者的情感通过细节处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学生要强化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各知识点、翻译理论知识的联动,不断强化自身的翻译能力,避免惯性处理情况的出现,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
(二)创新翻译教学模式
要创新翻译教学模式,为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重要的教学框架。在翻译教学的系统指导之上,教师要构建以引导和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其朝着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校要改变翻译教学的辅助性作用,将其转换为独立的专业学科,并且逐步增加翻译教学的学士,为学生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教学空间。此外,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对其中所呈现的复杂性及目的性有着系统化的认知,增强翻译教学的创新含量。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为学生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教师指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和教育者,要将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项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学学科看待,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灌输,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对翻译作品进行举例说明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通过语句较长、词汇量较为复杂的句子提升学生的翻译技巧,更要注重写接触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双语素养的培养,引导并启发学生对文化作品的内涵理解。
四、总结: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与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相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认知语言学医培养全面发展的认知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提升受教育者的语言认知思维高度,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道具,望提升受教育者翻译能力的同时,保证受教育者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