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学习经验分享
郭润博
无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当中较为重要的一章,主要以无机物的各种性质、结构、特征、反应等的研究为主。无机化学在化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涉及了所有的元素,因此是化学当中有着较为基础的地位。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庞杂的知识点当中,出现混乱。本文首先对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概述,然后分别从把握知识点和实验两个方面谈无机化学的学习。
无机化学在高中化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课程,而且是基础的课程,对后续的其他化学方面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无机化学的内容繁杂,而且较散,许多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模糊,这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会较为困难。其实学好无机化学应当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根据无机化学的特点来进行学习。
一、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概述
要想学好无机化学首先应当对化学有了解,知道化学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利用以及现今科学的发展情况。学生在对化学有足够的了解后,对化学有了兴趣,对无机化学的这一部分内容才能有足够高的兴致去展开学习。因此学习方法应当是以足够的兴趣去支撑。
化学知识点很杂很琐碎,但对无机化学的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背,如果不能理解课程内容,那么背得再多也无法得到运用。因此在学习当中首先应当学会理解,将课本当中的名词、概念、理论等进行深入理解,产生属于自己的认知。其次应当多思多问,对有疑问的地方,尽量采取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将其硬背下来就过。最后,学生应当在学习之后多总结,将课程章节之间的内容再回头梳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比如说,化学平衡一章,虽然无机化学当中涉及到了几种平衡的情况,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但其平衡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学生在对这部分进行接触时,首先对平衡进行理解,探究其本质,然后通过思考和提问将知识点搞清楚,最后再将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串联,从而学好平衡这一部分内容。
二、对无机化学知识点的学习
高中阶段的无机化学课程当中,虽然知识点很杂乱,但其中都是有理可循的。因此学生应当不断地理解、思考、总结,进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将其记下来。尤其是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注意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点,将其归纳总结,形成有效的串联,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以几个例子为代表:其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课本中对电解质的解释是,溶于水中或者受热融化的情况下呈现离子状态从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反之其化合物就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很常见的物质,类似于NaCl,NaOH等都是符合课本定义的。但这是电解质的一般规律,学生需要认识到一些特殊性的物质,表面上看是符合课本定义的,但在实际进行分析中会发现并不完全符合。比如说CO2,虽然CO2溶于水能够在水中产生离子从而导电,但其本质是因为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CO2是非电解质。但学生很容易弄错的一点是,定义当中有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化合物的属性,因此类似铜、铁等金属,虽然在融化情况下会导电,但因为其是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二,金属的置换反应,通常情况下,元素周期表当中位置靠前的金属会从位置靠后的金属盐溶液当中将其置换出来,例如铁放到铜的硫酸盐溶液中,反应过后铜会被置换出来,溶液变为铁的硫酸盐溶液(Fe+CuSO4=Cu+FeSO4)。这是置换反应的一般性情况,但学生应当认识到其他特殊性的情况。比如钾、钠等单质,在投入到其他金属的溶液当中时,会首先进行和水的反应,然后其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才会继续和溶液当中的盐反应(比如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因此不是正常的置换反应。
三、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
化学是一门与实验十分相近的科学。在无机化学当中,实验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实验当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无机化学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直观判断,能够更好地辅助学习。实验同时还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一项内容,在许多化学课堂当中,实验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时,应当遵守实验规则,根据老师的安排和指导进行实验。实验当中应当对实验过程认真观察,反复思考。无机化学的实验中,很多实验会有较大的化学反应,比如钠在水中发生的反应,因为有大量气泡的冒出,学生会观察到水面沸腾。对实验的掌握是学好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巩固理论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对酸和碱的学习,其中涉及到酸和碱的判断是以pH值为依据。通常会采取甲基红、酚酞和石蕊几种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其在不同pH值下的区别如下:甲基3.1<3.1-4.4>4.4红橙黄酚酞8.2<8.2-10>10无色浅红红石蕊5.0<5.0-8.0>8.0红紫蓝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对照结合,在学习时就会方便很多。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应当有好的学习方法,然后从知识点和实验的把握中开展学习。
(作者单位:长沙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