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部分的学习心得体会
黄皓麟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有机化学部分由于研究对象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所以大部分的同学在学习时感觉很困难。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本文针对在有机化学部分理论学习的方法和实验过程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将累积的心得体会整理出,以供参考。
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学习的方式随之发生改变,同学已由传统的接收知识转为自主学习,老师从中辅助。在进行学习时,同学们需要注意对相关的学习好方法进行总结和运用,因为化学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实验学习时,需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论证实验。
一、理论部分的学习方法总结
(一)从教材出发,掌握有机化学的变化规律
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时,同学需要对这部分的教材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掌握有机化学的概念,了解有机物在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及发生的条件。这样才能够更为准确地掌握有机化学中的规律,这样后期的记忆和应用才会更熟练,对有机化学的反应及其原理性的知识要深刻理解。所以在学习时掌握有机化学的规律就能深入这个“世界”。比如在有机化学中,可以根据某些产物推断官能团的位置,由醇氧化醛或者羧酸与-OH一定在链端(即含-CH2OH),可以推断出由醇氧化成酮,-OH一定在链中,若醇不能被氧化,则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二)善于将理论的概念知识进行重点提取
学习有机化学时,因为有机物较多,其反应式会呈现错综复杂的状态,并且反应的种类繁多。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无法全部记下来,还很容易造成记忆混乱,导致在试题的解析过程中出现差错。所以在对数量庞大的化学反应式进行记录时可以采用更好的方法加强记忆,比如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记录本上将此部分的重点有机化学反应式进行记忆,在学习过后,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将其他的反应式列出,这样才能加深对此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后期的实验学习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时,对概念及原理等文字描述,可以提取其中的关键字,比如有机物——有生机之物,这样简单明了,还便于快速长久的记忆。
(三)认真对待实验课程,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大部分同学是为了高考而学习,并没有真正的将自己融入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在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部分,大部分同学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化学反应式及有机化学的原理概念,在实验课程时,很多学生对实验课程并不重视。认为实验过程只是一种已知的结果的验证,意义不大。其实不然,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过后,再进入实验的操作,会锻炼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应用,让化学知识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所以在此阶段,需要同学们对实验课程进行认真对待。
(四)学习时懂得联系想象
在进行有机化学的学习时,因为大部分的理论知识较为虚幻和理想化,比如一氧甲烷、羧酸等化学物质,对于同学们而言都是比较陌生的,听过但没见过的。或者是分析常温下的甲醛的化学反应时,同学们无法构建出真实的物体进行化学反应计算。这耽误了同学们的学习进程。所以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需要联系实际的东西将化学元素实体化,从而加深对概念、名词的理解。比如羧酸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态有:甘油、乙醇、乙醛、乙酸等物质。说到甘油大部分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对其的功用都比较清楚,由此及彼,可以联想到羧酸的功用有滋润和保护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将实际的物体与有机化学中的文字性概念相结合,拉近现实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会简化复杂的知识,还能激发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能够灵活的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比如在长辈被推荐购买各类护肤产品时,可以告知长辈护肤品中的所谓的嫩肤效果其实就是通过化学物质破坏人体表皮细胞,加速新城代谢的速度,让还未完全成熟的皮肤暴露出来等。
二、采用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有机化学的实验过程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因为学习能力及知识层面的原因出现各种的问题。比如在进行醇性质的化学实验时,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这种时候,同学们可以利用工具进行辅助。比如利用教材或者多媒体学习设备,了解醇的表现形式。查询后可知醇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羧酸上,而羧酸的分子较为活泼。在设计实验时,可以采用甘油、仲丁醇、叔丁醇、水杨酸等各取五滴放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3~4滴的FeCl3溶液,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装有甘油、叔丁醇、仲丁醇的试管内不会呈现任何颜色,但水杨酸会显示紫色。那么需要向没有反应的几支试管中加入10滴的Lucas摇匀。实验步骤如下:
图1 醇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
三、结束语:
在进行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有效的学习工具,扩充自身的知识层面,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认真对待实验过程,才能有效的将化学知识进行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