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化学学习
发布时间:2016-12-10 19:23:2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67 次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化学学习

李熙凡

   人类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才得以发展与进步的,原本良性的生态系统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已濒临破灭。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要求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是注重长远发展,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生活以及自然界联系紧密,因此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要树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生态,重视环保。

   尽管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却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枯竭与物种的灭绝,生态危机频发,工业污染、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等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主张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刻不容缓。

   一、“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可持续发展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提出的,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由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要求在工业发展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既能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又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保证人类、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性。

“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之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而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观点,促进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规律、组成等自然科学,其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学学科中渗透,使得化学知识中处处都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化学物质、金属化合物以及非技术化合物等知识有所设计,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可持续发展观点,例如对金属铜、ZnSO2等有害物质的回收利用,利用离子反应原理清除水中污染物,金属盐对工业用水净化的作用,酸雨pH值的影响因素等。

   (二)化学物质结构、化学元素、反应以及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章节中涉及到了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的开发,乙醇的危害,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三、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

   (一)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节能减排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具有警示性的影像、图片来提明确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教师有时候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对某一化学知识点对环境的影响展开讨论,这时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各抒己见,对论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在总结环节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一节关于新能源知识的学习时,教师会根据教材需要让学生讨论“煤这一传统燃料对人类生活的弊端”“怎样才能提高煤的利用率,从而对减少大气污染”这两个论题。

学生在讨论环节中,首先应当调动脑海中与煤炭知识相关的回忆,并与小组成员交换意见,记录下讨论的要点,如煤炭燃烧时会产生一些污染气体,如SO2,CO2分别会导致酸雨与温室效应等;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要结合之前学过脱硫知识,即将SO2脱硫后再使用燃烧,就能够大大地减少SO2的排放,降低酸雨形成的概率;也可以将煤做成清洁能源水煤气,通过液化处理再进行运输。

通过类似的讨论,学生在结合生活常识的时候也能运用化学思维来思考环境保护的问题,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对化学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环境的关键因素。学生在对某一化学现象进行了解时,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观看影片、询问老师等方法,对化学现象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加以探索。

例如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学生可以从“温室效应”出发,借助各种渠道深入剖析这一效应产生的原因、条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针对措施等,从而了解到温室效应是由于植被的砍伐以及大气中的工业排放的CO2增多,使得大气层散热速度降低,从而导致了地表温度的逐渐升高,再根据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如:提高植被覆盖率、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加强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等,再从学生自身出发,在生活中做到节水节电、减少空调的使用、不乱扔垃圾等小事,从生活点滴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三)关注身边环境污染问题,再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例如在酸雨危害大的地区,学生可以对身边造成酸雨危害的原因用化学的思维方法去解释,即寻找到排放污染大气与废水的工厂,对其酸性物质加以分析,利用、以及、这两组公式来判定到底是二氧化硫还是亚硫酸引起的酸雨。


   四、结束语: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当前缓解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这一社会问题的措施之一。个人之力虽小,但积少成多,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约资源、能源,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