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大家重视度不够,课堂比较枯燥无味。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如何改变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不良形象和地位,吸引学生的眼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政治教师必须做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在加强德育教育呼声日趋高涨的今天,技校政治课教学地位日趋受到重视,虽然政治课历来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觉悟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常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地位不高——小副科,形象不佳——枯燥无味。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如何改变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不良形象和地位,吸引学生的眼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其结果不但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削弱思想政治课的信誉,动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的定位
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构筑搭建与知识相连的平台,成为沟通学生和知识的桥梁纽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探索新领域、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由主体的单一性──教师主角,变为主体的双向性──师生互动;由单纯的知识、能力的传授变为知识能力的多项交流;学生由知识的被动的建构者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变为“体验型”“参与型”“实践型”。
探究型学习中的教师要成为“向导”“参谋”。教师成为“向导”,不再单纯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固定的知识,而是提供相关的数据、材料、事件、问题和想法等,为学生通向知识的殿堂铺平道路,创设出一种教学氛围,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答案的教学氛围;教师成为“参谋”,是通过教师的参与激励每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每名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言内容与本章节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挖掘有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根据政治教学特点,结合时事进行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说教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把政治课教学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结合时事进行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一个重要“卖点”。因为青少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必须事先了解学生思想上的实际,结合教材中有关内容,教师当导演,让学生唱主角,运用启发式、谈话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联系学生对形势的认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讨论、答辨、摆事实、讲道理,师生共同受教育,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政治课是“有用场”、“有劲头”的。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是,进行时事教育,不是漫无边际,照本宣读,而是精心选择,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睦宽松的教学氛围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但是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
同时教师应创建一种和睦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功能,营造出一种“以情夺心”,让学生不愿离去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的重在参与的意识,坚持学生的无过错原则,这样就容易形成师生间的融洽关系。
四、利用赏识教育法,用“成功教育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由于技校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身素质较低,因此存在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等问题,试想,这样怎么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呢?因此,技校生面临的重要的心理困惑是缺乏自信心,作为政治课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我们才能教好学生。我们应明白只有不懂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希望被人认可,渴望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渴望得到好成绩,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把“成功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中去,采用赏识教育法,培养学生自信是使他们成功的一大要诀。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不妨适当地表扬一下,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多些表扬,多些赞美,多些鼓励,学生、鼓舞,在得到老师的认可、赞扬,经常受到激励后,他们就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重拾自信,从而产生无穷的上进力量,进而在不断积累的成功和赞扬中,形成信心十足、学会自尊自爱、朝气蓬勃的心理状态,学生会渐渐地信赖你,愿意听你的课,这样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学生感到难理解,易枯燥无兴趣,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如适时的引入诗歌、优美抒情的歌曲,情理横生的故事,寓言、格言、名言警句,漫画等等,这样就能把学生的直观感受与书本上的间接知识衔接起来,变抽象说理为直观教学。这样学生从感性入手,在理性上积极思维,努力创造出一种情趣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以解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轻松的汲取知识的营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处在信息高速公路、高科技、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果教学手段不“新”,无疑是一大遗憾。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采取多样的、新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