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逻辑化处理方法
金 伊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可以加强前后知识点的连接,便于构建立体化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针对物理教材内容逻辑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然后探究了具体的实践方法,希望可以对学生学习物理起到助推作用。
逻辑化处理就是通过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其进行连接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框架,从而从根本上对物理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但是,如何正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在逻辑化处理上若是不尊重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面就针对逻辑化处理的常规形式进行阐述。
一、教材内容逻辑化处理对于物理学习的意义
之所以提出教材内容逻辑化处理这样一个问题,原因在于不少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知识记忆混乱、相似概念容易混淆、解题容易出错问题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提出了逻辑化处理教材内容的方法,希望以此将各部分物理知识凭借其内在关联构建成一个立体化的知识体系。比如,对于路程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些相似概念,通过逻辑化处理的手段,就可以有效区别出其不同之处,进而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具体说来,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逻辑化处理教材内容,可以使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加强连接,强化各个知识点的统一和协调,便于学生前后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第二,物理知识本身存在交互,比如力学中的某些经验在电磁学中也可以使用,通过罗逻辑化处理,可以让不同部分知识点的交叉环节凸显出来,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关键知识点。第三,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可以构建一个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这可以有效改变以往学生对知识点容易混淆、记忆不清的问题。
二、教材内容逻辑化处理的实践
(一)逻辑化处理的基本原则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成预期的结果。如若不然,只会适得其反。首先,逻辑化处理必须满足自身的学习实情。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符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自身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这样才能得出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知识体系。其次,逻辑化处理要尊重物理知识的客观规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某些不同类型的知识点之间可能存在共通之处,也可能不存在共通之处。因此在逻辑化处理时,就应该从物理知识的客观规律出发,实事求是的进行处理,不能强行将不存在关联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最后,逻辑化处理需要突出逻辑性。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时,突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应该最重要的。简单说来,不论是思维导图式的逻辑化处理,还是由易到难的阶梯式处理,都属于逻辑化的范畴。如下图,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形式对电磁感应进行的逻辑化处理。
图1 电磁感应的思维导图式逻辑化处理
(二)逻辑化处理的方式选择
上文说到逻辑化处理的形式可以有思维导图、概念图、阶梯式式等,选择哪一种方式进行教材内容的逻辑化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分析这几种常规方式可以发现,思维导图比较适合某一节或是某一章的主要内容归纳,这样可以比较清晰的反映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而概念图较为适合概念性的知识点,而且是比较具体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实现详细的探究。阶梯式是一种由易到难的模式,其可以对某一部分知识的进行层次划分,即从简单的知识点按照阶梯式逐渐过渡到较难的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是逻辑化处理教材内容的关键。首先,应该对处理对象进行分析,是章节知识还是某一部分的知识。其次,根据知识内容确定对应的处理方法,如一章的知识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处理,一节的知识可以用概念图的形式处理。
(三)逻辑化处理的细节控制
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一些细节是需要加强控制的。首先,对于易混淆概念的区分。像前文提到的路程和位移、速度和加速等,可以通过具体的公式分析其内涵。如速度的表达式为v=s/t,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ΔV/Δt。其次,需要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加强整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反映。如关于力学问题,对于受力体系的分析就可以从整体和隔离两个角度分别处理,从而得到不一样的收获。最后,需要对教材内容逻辑化处理之后所形成的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这需要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其中的重点进行调整,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优化,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结束语
逻辑化处理教材内容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从处理方式着手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置,形成合力的框架体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控制,确保处理效果。
(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