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问题学习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10 19:51:39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59 次

问题学习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余芊逸

   相较于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知识更为抽象,内容更多、涉及范围更广,这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问题学习法是一种有效地学习方法,能够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本文主要探讨了问题学习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学习的实质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问题带入学习过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目的。高中物理是一门探究式课程,在学习中应学会并善于去发现问题、挖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实现自我完善与提升,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学习难度。

   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课前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中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应学会去发现和挖掘问题。在进行预习时,第一次先快速通读教材内容,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然后在第二遍预习时,将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勾画出来,并将预习时理解模糊或完全无法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标注,尤其是无法理解的物理定律、概念、推导过程等一定要将疑问详细地记录在预习本上,带着疑问去听课,让学习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以《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一章节的预习为例,这一章节的重难点知识明显是加速度的相关定义和加速度公式(),在预习时将可能会产生的例如“加速度与速度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加速度定义中变化量是什么意思”、“加速度公式中和该如何理解?”等疑问进行记录,然后针对这些疑问在听讲时重点听老师是如何讲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高效听课,解决问题

   在正式上课时,应带着预习时的疑问,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师讲解的思路,专心听老师对于重难点知识的讲解,然后将老师的讲解与自己预习时的理解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己理解上可能存在的疏漏和错误。在老师讲解到预习时自己遇到的问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在听的同时,做好笔记,笔记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记录,而是重点记下老师在讲解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此外在老师讲解过程,自己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分析,尤其是当老师讲解完后,对于依然无法理解和新出现的疑问一定要当堂提出,若无法当堂提出,一定要在课后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彻底地解决问题。

   以《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为例,有了之前的预习在听课时目的性更为明确,在了解本章节内容和知识结构后,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以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上。当老师讲解“速度与加速度的联系与区别”时,一定做好笔记,将关键点记下。若依然无法理解,又不能当堂向老师提出疑问,一定要将无法理解的部分和原因记下,然后在下课后第一时间找到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解答时,做好记录,用于之后的复习和整理归纳。

   三、课后复习,总结问题

   在进行课后复习时,应将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归纳,尤其是重难点知识和课堂中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所用技巧。物理知识大多具有关联性,因而在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将有联系的新旧知识统一地进行整体归纳,以图表的形式列出,形成清晰、直观、系统的知识体系,如表1所示。这样可以加深对概念、定律、规律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更加地灵活。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应将课堂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已解决的问题的总结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思路,对于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分析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请教老师或求助同学,将问题彻底地解决。

表1    力的相互作用知识点复习图表物理概念概念内容常用解题方法力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整体法:将处于平衡状态的几 个物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的物体分研 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 的作用力。受力分析时不要 再考虑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 的物体分隔开的方法。主要用于系统内物体之间作用力的研究。在运用过程中,通常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

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方向:①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形变。


胡克定律F=kx(在弹性限度内)

静摩擦力0<f≤Fmax ①静摩擦力为被动力,与正压力无关②最大静摩擦力 Fmax 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四、结束语    

   问题学习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能够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课前预习提出问题,通过高效听课解决问题,及时复习总结问题,能够有效地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从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信心,更好地去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