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极拳是高校所开的一门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和受众面,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推广、传承,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及教学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突破动作难点,成为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沿:
太极拳是我们国家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快掌握与领会,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对内能健五脏六腑、舒通经络,还能调节心情,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同学健身。作为我们教师就应该研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同学们领进门,学好太极拳基本功总结了以下教学教法。
二、要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心静”。也就是说,不管你做哪种动作都要放松肌肉、表情,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舒缓柔和的节奏中,配合以自然的呼吸,使整个练习过程处于 “协调完整”的意境中结速整套练习。
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男生无法达到“心静”,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动作过于缓慢、柔软,只适合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不符合富有朝气、活泼好动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适合目前阶段学习。不如打篮球、踢足球,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应及时加以纠正。教师可以采用音乐的伴奏下,非常顺畅、轻松的完成整套动作,当然要有一定的动作负荷,使学生产生太极拳也是很好的健身方法。再以讲述目前我国太极运动的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及太极运动对大学生德行的修养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通过教师对整套动作示范或影片的播放等直观法使学生对简化太极拳有初步认识。
三、示范全套动作,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太极拳
在教学之前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太极拳,只是通过影视对太极拳有一些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最好能由教师亲身示范,它能使学生了解整套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同时通过正确的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时注意(1)、教师所站的位置要合理,尽量能照顾一整体,此时示范一般站在队前中央。(2)在示范的同进注意结合语言法通过口述将简化太极拳进行高度概括,特别是动作演练的路线、重复动作、重点及各动作的转换等,使学生对太极拳有进一步的认识。仅用单一的动作示范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利用电视录像等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加深直观意识。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教具,为教学所用。如教“左右野马分鬓”时有双手体前“抱球”似的动作;光靠提示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果在示范时,运用篮球,“抱”于体前,就能使学生更明确动作的要领,同学间可相互演练,这样教学,学生学的积极,领会掌握动作更快,具不易遗忘。再如“手挥琵琶”,“白鹤亮翅”等形象的提示,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加深动作概念的理解,以利动作的掌握,从而提高动作质量用教学效果。通过这样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可消除学生对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畏难心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动作。
四、在教学过程中 “表扬”的运用
心理学认为: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机会,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地表扬先进学生,私下鼓励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让动作规范的同学站在前面在老师的口令下带领同学们一起练习,以及和其他班级对比的教法使大家共同进步,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音乐渗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运用
一般来说,简练的口令及动作术语提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但在整套动作基本学成之后,免不了枯燥乏味,缺少练习情趣。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它由曲调、节奏、旋律三大要素构成,音乐把空间变成旋律,形成有序的节拍。同时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源于生活,具有节奏鲜明、旋律优美、风格各异的特点。它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让人达到共鸣的效果。而在练习中配上具有一定特色的我国民族音乐,代替口令与节奏,融于太极拳的教学与平时的练习之中,突出艺术性,提高可观赏性。在教学与练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同时也能多层次欣赏和吸收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热情,促进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均有较好的作用。
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教学内容
太极拳教学,应突出一个重点,即“练”,光学不练,起不到好的效果。往往会导致:“教过,学过,过段时间似风吹过。”在学生基本掌握全套动作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早锻练及课外活动等时间,也可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与结束前,加以强化练习。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也能丰实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进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校体育文化,有利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也要多注意加强对学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及教育,提高学生自觉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为今后踏入社会,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教与学有效地结合,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是多层面、多渠道的,采用教学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能本着对教育负责、全面深入研究太极拳的个性特点,研究并制定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成果。最终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