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激素对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吴彦宏
对于生理活动,激素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血糖平衡调节为主,对激素的调节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当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高考核心考点。因此,有必要对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一、概述
根据《稳态与环境》教材的内容,该模块以以稳态为核心构建内容体系,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个体水平的稳态及群体水平的稳态。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点集中在个体稳态这一部分,其中涵盖植物体、动物体以及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机体内分泌腺通过分泌的激素,使机体的生理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分泌出的激素随血液循环散布至全身,并对相应的器官或组织产生作用,从而实现调节机体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机能,通过激素作用于器官或组织使其兴奋或抑制,从而实现组织或器官的活动变快或减慢,这就是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基于此,下文以“血糖平衡”为例,阐述生理活动中的激素调节作用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基于此,在“血糖平衡”的学习当中,应给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确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知识水平。从知识目标看,应掌握激素如何调节血糖,使其平衡。从能力目标来看,应能够建立这种激素调节的模型。从价值目标来看,应对饮食习惯和糖尿病的关系有一定了解,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学习过程
要在上课前针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长期坚持预习,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基于此,要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新人教版教材,提供了带有探究性的问题探讨栏目,因此,可以预习中思考材料设定的问题,带着问题了解教材提供的理论知识,并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寻找有关糖尿病的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及视频资料。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获取这些资料的途径很多,而且获取的资料丰富、准确,这样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节奏。
正式上课时应把握教师的设问,如机体怎样通过调节控制血糖,并使其平衡。基于这个问题,跟随老师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并通过分析血糖平衡调节机制(图1),尝试建立血糖激素调节模型。
图1 血糖平衡调节示意
可以通过制作卡牌建立激素调节模型,直观表现血糖平衡当中激素的来源与去向。首先准备代表0.1g/L血糖的卡片20张,场地为血糖来源及去向图。
在中央摆放9张卡片,表示血糖的正常值0.9g/L(图2)。找一名同伴进行合作,一位代表胰岛A细胞,另一位代表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来自胰岛A细胞,胰岛素来自胰岛B细胞,前者作用是升血糖,缺乏前者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后者作用降血糖,缺乏后者会引发糖尿病。
图2
往中央添加卡片,达到18张也就是1.8g/L血糖水平时(如图3),血糖过高,会尿糖,此时思考,这种情况下人体的哪些器官、细胞会分泌激素,又是数目激素,血糖水平如何下降。此时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是降血糖。也就是说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多余的血糖分别去向细胞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转化为脂肪、氨酸等,同时还会抑制血糖来路。那么低血糖时,又是哪些器官、细胞通过激素调节血糖呢。如图3,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达到调节平衡的目的,并抑制血糖去路。
图3
此时就可以思考糖尿病的诱发原因,并用所学知识对糖尿病进行简单检测。根据上述内容,可推断胰岛B细胞病变,作用于降血糖的胰岛素不足,就会引发糖尿病,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他还有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饮食习惯等因素。可以通过测试还原糖的方法进行检测,采用婓林试剂等。
这是激素调节的一部分,从中可对胰岛A、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于血糖的调节作用有所领会。下文以体温调节为例,进一步进行阐述。
四、实际应用
如图4,人体在进行激素调节时的核心是下丘脑,垂体可看做是中控。
图4
以体温调节为例,主要参与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以及肾上腺素。在高温时以神经调节为主,低温时以神经和体液调节。根据上文,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因此,此处分析低温时的体温调节。在低温条件下产热通过战栗产热和代谢产热提供人体所需热量,散热通过神经调节,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例: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在低于正常值的情况下,机体加强产热,停止散热
B,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方式是反馈调控
C,低温下参与体温调节的有激素调节,无神经调节
D,高温时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调节
答案为B。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激素对于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善于挖掘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激素调节。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