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3 19:17:25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62 次

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陈彩彦

   转型发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较为热点话题,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基于以上趋势,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面临着几个核心问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保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到政府引导下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为响应国家推进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战略决策,处于转型时期的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包括体系建设不够完整、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环节相对薄弱,如课程、师资、实践等,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度不高等。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文件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从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九方面入手,争取在2017年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力争到2020 年建立一套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新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

   2014年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方案)》,要求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的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将本科职业教育纳入分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积累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上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大力倡导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经过18年的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倡导创新创业教育,设法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业人数少、创新成分少、创业成果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脱离、缺乏创业所需条件。但一些高校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首先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第一二课堂结合”模式;其次是以黑龙江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专业创业教育机构推进”模式;再次是以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模式。相比较而言,起步较晚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和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几年才开始实施,在探索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中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没有针对民办院校学生创业的有效机制。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对而言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尤其在模式构建、理念探讨、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而一批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更晚,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虽然努力在培养创新人才,但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之处,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目标定位的挑战。目前很多高校对转型发展的创业教育认识理解不到位,教育理念的更新滞后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下,在传统就业思维惯性下,对创业者的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及地方政府政策把握等不够重视。

(二)模式构建问题。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一是无系统的顶层设计,较多的模仿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二是校内校外教育联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还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之中,尚未建立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有效机制。

(三)专业化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校新建地方高校实现专业化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缺少学科支撑;二是师资匮乏;三是专业教育教学法的困惑。

三、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对策

(一)确立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科学定位是为事物发展确定方位,是根本性问题。作为近几年来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主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知识,把创业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

(二)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核心的问题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最终是培养什么养的人,所以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之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就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依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三)建设优秀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创业教育是中国高校的一个新生事物, 面临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定位,双师型教师等,双师型教师往往既拥有创业方面的学术背景, 又拥有实践的创业经历。我们很多教师是从学校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步入学校工作,自己没有创过业,造成了创新师资的严重不足,学校是教与学的过程,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紧缺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院校。在这些方面, 我们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刚刚起步,建议取消对教师的传统管理方法,应该从教学课堂、科研成果、创业项目等方面考核教师。

(四)提供创业教育服务保障。创业服务保障是高校创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服务保障项目包含学校设置教育创业平台;通过创业平台提供信息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讲座;探寻适应本校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共同体。提倡建立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如师资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和人力的相互支持。

(二)提供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筹资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强, 涉及范围广,项目类型多, 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单独靠学校的资金,还是远远不够,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拓展经费, 为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提供资金资助。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协调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多部门协同其工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聘请投资家、创业家等对其进行指导。

(四)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是创新创业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学术研究总结培养规律,集聚多学科专家深入讨开展民办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效模式,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开展“教师+”活动。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建议依托现有的创新创业专业教师,跨学科学习的师资机制,邀请顶级创客作为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实现创意作品,为创业团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六)大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如建立“创+”、“X+实验室”、“X+创客空间”、“i-Center”,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创新创业场地和管支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在实务和理论层面,与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两层皮”现象较为普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代背景下,处在转型发展时期的本科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着五个核心的问题: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可以说,上述五个问题构成了高校创业教育转型过程中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无法回避的核心。正式基于这一观点,努力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相融合,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由只注重课堂转向课堂内外并重,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使学生兴趣与个性培养变得更为重视,为转型发展时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推进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互联网+”西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研究(项目编号:16Y110)阶段性成果。)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