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方式探究
王雨祺
高中物理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关乎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从实际的情况来说,高中物理可以被看作是初中物理的升级,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之间的衔接,是学习中需要仔细探讨的。由此,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存在的内在联系展开了分析讨论,然后论述了实现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衔接的方式策略,希望可以对高中生顺利进入物理学习状态提供帮助。
物理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学生会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和规律进行学习掌握。高中是学习物理的进阶阶段,这一阶段的物理学习内容相对于初中而言难度、内容等方面都实现了拓展和延伸。虽然如此,但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之间的知识板块是基本一样的,主要涉及到力学、运动学、电磁学、光学等。因此其彼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如何实现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顺畅衔接,值得深入探讨。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内在关联
新课标的推行使得物理教学活动实现了进步和发展,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学习任务表面上看起来有所降低,但其实要求更高了。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中物理在难度和深度上的提高,会让其产生不适应的学习感受。为了顺利进入到高中物理的学习状态,就需要立足于初中物理,实现向高中物理的过渡。这就需要清楚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内涵联系。第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内容板块上具有一致性。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是力学、运动学和电学,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同样是力学、运动学和电磁学。可以看出,不论初中还是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是一致的。第二,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试题设计上基本一致。在初中物理中,试题设计基本上是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这三类题型为主,而在高中物理试题中,主要试题也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第三,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提高和深化。由于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因此高中物理可以被看作是初中物理的提高和深化,不论是在力学,还是电学上,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识都比初中物理层次更深,难度更大。第四,学习要求的一致性。在初中物理的学习当中,学习要求是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灵活应用。而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同样是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而基础上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学习要求的一致性,为二者的衔接的过渡打下了基础。
二、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过渡的实践
(一)学习理念的衔接
由于在学习要求、主要内容都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学习理念上就需要实现衔接。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基本都是以中考为目标进行物理学习,这也是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可以成为学习物理的动力。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就可以将高考作为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以为学习物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仅如此,还可以由此实现学习理念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
(二)学习方法的衔接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要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学习,就需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衔接过渡,将初中物理学习中一些比较高效的学习方法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中。首先,一题多解法。这种方法主要对一个题目通过多种方法求解,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可以对相关的知识产生清晰认知。比如,在学习力学的相关知识,整体法与隔离法就是其中关键。而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初中阶段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不少题目的解答实际上也运用了整体法或隔离法的相关思想。由此在高中物理力学解题中,就可以将相关的解题思想衔接过渡,用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比如下图所示的受力体系,要分析物体在各个受力下的运动趋势,就可以通过相应的力学思想展开。
图1
(三)对物理知识的衔接
初中物理知识较为基础,往往知识介绍了比较表面的相关知识。而高中物理更加深入,透过表面对物理的实质进行了探究。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在知识上加强衔接过渡。比如对于重力这一概念,初中阶段探究层次较浅,主要研究重力的表面性质。而高中物理加强对重力实质的探析,以及其在受力体系中的规律。如G=mg,而g又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并非绝对的恒定常数。不仅仅是在这一知识点上,在其他知识点也是如此。因此,需要在学习中逐渐从物理知识的表面过渡到其内里实质,加强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高考具有很大的影响。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衔接过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同时从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环节实现衔接,确保物理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