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及原理分析
袁欣如
植物细胞部分的知识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这部分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以及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原理。通过对植物吸水和失水过程及原理的了解和梳理,形成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记忆和理解,帮助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植物细胞吸水的过程可根据不同的部分进行划分,而植物细胞的失水同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只有将整个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梳理清楚,并将其与原理相结合,才能对植物细胞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明确的理解。而植物细胞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原理较多,需要多下工夫,仔细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部分的知识。
一、植物细胞概述
植物细胞主要包括叶绿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细胞质,以及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参与植物的光能的转化,呈椭圆形,当光能充足时,叶绿体一般分布在外层。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主要维持细胞的正常的形态,与根冠的作用相似,都有一定的保护功能。细胞膜是细胞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物质,主要掌控细胞内外物质的浸出,以保证细胞的正常运行,及整个细胞环境的健康。细胞质为植物内部系统的日常运行提供主要场所。液泡主要对植物的颜色产生影响,参与植物的水分吸收和丢失,一般其外部附有液泡膜。线粒体是指真核细胞内的细胞器,主要参与植物的日常呼吸,为植物的呼吸和其他活动提供一定的能量。细胞核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较为粘稠,正常情况下,每个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核。同时,细胞核还是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地,由细胞的相关结构起着调节和掌控的作用。
二、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
失水即植物细胞的脱水,实质上是指植物体液的丢失。而吸水则是指植物通过自身细胞构造重新获取水分。当植物细胞内部的浓度低于外部溶液浓度的时候,植物细胞失水;当细胞内部浓度高于外部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也就是说,植物所处的环境是影响其失水和吸水的主要因素。如下图所示:
图1 植物细胞的失水环境 图2 植物细胞的吸水环境
根据图示可知,植物所处的环境是影响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植物在吸水的过程中,细胞在浓度较高的溶液环境中,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以及在此还原的现象。而在失水的过程中,由于植物内部的溶液浓度较高,细胞内部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向外流失,逐渐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营养由植物流向外部溶液,导致植物脱水。
植物的失水和吸水的过程都比较缓慢,这两个行为的发生都有赖于植物的细胞。也就是说植物细胞是植物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关键的能量和营养。植物的失水和吸水和涉及到了半透膜、细胞壁等知识,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做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这类题型一般具有综合性,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三、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的原理
一般情况下,植物所需的水分大多来自土壤,通过植物的根毛进行获取,以补充整个植物的水分所需。当其处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时,植物细胞吸水,而当其处在缺水的环境中时,植物细胞会失去水分。
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的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根毛主动运输实现的。这有赖于植物根毛部分的生长结构。所谓根尖,是指植物根部顶端到根毛的部分,其主要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以及成熟区。
其中,根冠位于植物根部的上部,排列较为混乱。通俗地说,类似于一顶保护着植物根部的帽子,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分生区位于根冠的保护伞下,这部分的细胞大多较小、细胞壁较薄,而细胞核则较大,拥有一定的细胞分裂能力,主要为植物根部分裂足够的新的细胞。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面,这一部分已经不再继续分裂,而是迅速生长,是整个根部生长速度较快的部分,也是根部实现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能够充分吸收环境中的无机盐,以及水分等营养。
成熟区位于生长区上面,这部分的细胞不再继续生长,而是开始分化。其中的一部分向外突出,便形成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营养的重要部分,在成熟区的上部,植物根部的部分细胞发生了分化,形成了运输水分和营养的导管,为植物获取营养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植物根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 植物根部结构图
四、结束语
总之,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了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要想形成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全面掌握,还需要在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对这类题型的练习,在不断地练习的过程中熟悉这类题型的基本规律,进而充分掌握和运用这部分知识。
(作者单位: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