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以课堂提问有效点研究探寻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化教学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7-01-03 19:17:5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03 次

   以课堂提问有效点研究探寻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化教学新路径

李 晶

   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对现有课堂教学形态的改良和突破,是值得每一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点为突破,在正视当前课堂教学提问诸多问题的前提下,遵循实效性、科学性原则,探寻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化教学的新路径。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一)提问设计无效过多

满堂问,为问而问,提问不加选择、甄别,其结果是提问有余,解疑不足。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学生却受益不大,或者问题的过多过多,反倒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问题厌倦症”。如一位教师在教《七月的天山》一文的导课:

用多媒体放映花朵的图片,然后指着屏幕问:“这是什么?”生:花。师:什么花?生:……

师:花怎么样?生:好看。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设计的问题看似不少,但毫无有效的思考价值,更不必说在提问的互动中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了。

   (二)提问缺乏启发性

不少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总会不自觉地提一些琐碎的、肤浅的、甚至是无聊的问题。什么“好不好”“美不美”“是不是”“对不对”等等,貌似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启”无“发”。 学生回答看似整齐划一,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作任何思考,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答对如流”根本毫无意义和价值。

   (三)提问注重预设,忽略生成

   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遵从自己在备课阶段预设的各类问题,机械地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至于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各类实际问题,避而不答。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生中的主体地位,仅仅将学生作为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道具和摆设。

   二、小学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尴尬地成为“少、慢、差、费”的代言,如何改善这一现象,向语文课堂要效率,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改革课堂教学,追求高效课堂。高效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这样的提问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锻炼思维、提升能力。    

   (二)科学性原则

我们经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第一个“法”强调理解为“教学规律”,第二个“法”理解为教学方法,任何“物”“事”都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科学。语文也不例外,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既要积极遵守小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语文教学本身工具与人文并重的本质规律,又不能被具体的教学方法所绑架,要科学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点研究

   (一)精心选择问点,有针对性提问

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漫无目的、信口开河的,应该是目的明确,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有难易之分,但必须要有针对性。  

   (二)突破“几个点”

   1.突破点睛点

好的提问尤如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把握意旨理解主题,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8课《盘古开天地》最后一段话“人类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点睛之笔,围绕这句设计提问,展开讨论必将照亮全篇。

   2.突破动情点

动情点往往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此处提问有助于辐散沟通,把握意旨,理解主题,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中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既抓住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谊,又激发同学们保护动物的情感,同时也完成课文难点的解答。围绕它展开质疑、解疑,一举多得。

   3.突破疑难点

对课文的疑难点设问,自然无需多说。文章的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类的,常常需要教师借助图片或者多媒体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课文理解类的,需要巧设问点,通过答问和归纳来解决问题。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被冻死,怎么脸上还会出现笑容?针对这个疑难点,需要引导他们对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分析探究,让学生明白,全文重在表达穷人在冷漠的社会状态下无助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

   4.突破兴趣点

   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众所周知,小孩们都爱玩,在《玩出了名堂》一课中,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玩中的收获和体验,最后再与列文胡克的玩,两个对比一下,便于学生更深刻明白,玩中有思考和观察才能有发现,玩出大名堂。

   5.突破矛盾点

课堂的提问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如果不设置疑问,学生便会束手无策,缺乏上课的积极性。

问题是好奇心的产物,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有效提问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开启智慧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设计课堂提问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达成情感与智慧的交流,更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化路径的积极摸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