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博物馆行业发展新趋势探寻
发布时间:2017-01-03 19:43:2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09 次

博物馆行业发展新趋势探寻

周祥猷


   博物馆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殿堂,是延续文化脉络的重要载体。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求新求变。本文旨在通过对博物馆叙事语言,解说词编写以及文化营销等方面入手,浅析博物馆行业发展新趋势。

   当今社会是个资源、技术和信息社会,各行各业要想在发展浪潮中站稳脚跟,都必须对自己所属领域的规律和发展新趋势有一个清醒和科学的认识,博物馆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作为“第二课堂”,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博物馆发挥着其它机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分析,探寻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博物馆的新语言:“叙事性讲述”方式

以往和现在大多数博物馆的语言对话方式,基本都是采取陈旧的“填鸭式”语言对话方式,其陈列展览多以年谱式的大集成文物陈列方式展现,每件文物作为历史事件的代表像标本一样被抽离出社会环境而在展柜中陈列,辅之以学究气十足的文字说明,配以冷冰冰的文物替代品、代用品,空间是空旷的、寂寥的,藏品是沉寂的、冷漠的,甚至是迟钝的,展览是线性的、扁平的、枯燥,没有和观众形成有效互动,不能让观众更好地置身其中,在博物馆博大精深的文化大潮中泛舟其间。

为了改变这个僵化的语言形式,在以后的博物馆语言序列中,会出现“叙事性讲述”方式,即博物馆本身作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像一位智者和老者一样,将观众作为自己的故事讲述对象,通过转换强硬的对话方式为人性化的体验方式,设身处地地让观众融入其中,感受博物馆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真正爱上博物馆、爱上历史与文化。目前,已经有部分博物馆正在尝试使用这种新颖的语言方式。

二、博物馆讲解词撰写新思维:“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撰写模式

电视记录片是一种艺术地展现真实场景纪实性的节目形态,它通过调动电视手段,多角度地纵深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和丑,籍以给观众提供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一种强烈的感情共鸣。纪录片解说词的撰写,强调“故事化”。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够感染人,具有折服人心的效果。纪录片解说词的故事化,强调情节因素,不仅单单以讲故事的方式代替一味地对社会生活的自然主义的刻板纪录,通过人的活动来见证重要事件,而且在题材选择和表现内容上偏向于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博物馆讲解词的写作,也要遵循故事化的要求,使用诗化的语言,运用文学技巧,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人物的情感世界,挖掘其潜在的人文精神,引起观众共鸣,引导观众思考。我们先来参看下面一段电视纪录片的讲解词文本(来源于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五集):

   “诸葛亮家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诸葛村中,访小巷之幽,望飞檐流云,看花开蝶舞,闻清风荷香,乡村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让人心似乎也变得安静下来……乡愁可能就是一切可以唤起我们对故乡和亲情美好回忆的事物……也可以是现在这片寄满了祝贺和希望的夜空。故乡,可以很远,但是乡愁,可以一直在心间”。


   上述这段优美的文字,对我们撰写博物馆讲解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首先,全文都在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写作和阐述,那就是乡愁。博物馆讲解词的撰写,也必须中心明确,忌多点开花。其次,全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先后顺序得当,俨然一体,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仗。讲解词的撰写,也应该借用这种形式,对仗可以增加紧迫感,让观众更好地跟着讲解员进入到历史时空。最后,全文在末尾的时候,通过对乡愁诗化般地总结和阐述,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乡愁究竟是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点值得我们撰写讲解词时加以模仿和学习。讲解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发观众的思考,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三、博物馆文化营销新形式:“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语言,是沟通世界、行业发展融合的重要桥梁。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中国,不会利用互联网,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和落后,博物馆行业要想发展,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

   首先,博物馆的培训,人才的培养,必须紧紧依托互联网进行。可以借鉴学习“爱课程”、“跟谁学”等网站教育培训的经验,在全国博物馆专家库中遴选专家,利用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方式,采取专家授课,讲述文物修复、保管、讲解、管理等经验和案例,学院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提问的方式,实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培训信息共享,以达到人才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其次,博物馆的文化产品营销,必须紧紧依托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推广和应用。可以借鉴目前流行的“O T O O”模式,将线下销售的实体文化产品,搬到统一、科学的线上商城进行推广和销售;同时,可以将进行“网上博物馆”参观的潜在观众,积极转化为实际消费者,加大文化产品的销售力度,提高销量。

   最后,博物馆的发展,必须紧紧依托互联网进行。目前,文化、旅游、教育融合趋势日趋明显,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互谅网+博物馆+教育+旅游”模式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的观众,身份也发生了变化。观众既是文化消费者,教育参与者,又是旅游者。部分博物馆,既担负博物馆职能,还担负着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的功能,如何实现几个功能的同时发挥和互补,也是博物馆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文旅融合、文教融合,是以后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