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其工作的规范化与疾控中心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度,是对疾控中心工作业绩衡量的重要标准。但档案管理工作的传统管理方法和模式,目前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传统管理方法过于僵化,不能快速适应多变的公共卫生环境和社会现象。在本文中,笔者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入手分析,从疾控档案管理体系与疾控档案业务建设两个角度对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范化;管理;
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 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设备不齐全
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体现在人力配置上,不少疾控中心,管理疾控档案工作的负责人缺位,部分中心甚至档案管理人员也未予以配置。在配置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中心,有不少档案管理人员还身兼数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人员不管是人员构成还是人员流动上都处于不稳定状态。管理与工作人员缺乏是疾控中心软件上的不足,硬件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主要表现在档案室的设备更新速度慢上,无法跟上时刻变化的公共卫生环境,具体表现在疾控档案装具和库房两个方面,驻村环境潮湿、高温,使得档案纸质字迹等都模糊不清,同时档案的随意堆放,且不常清扫,虫蛀是其中较大的问题。
(二) 制度不健全,档案材料欠完整
档案材料的不完整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常无法直接掌握第一手珍贵资料,该现象的产生内因是制度的不健全。立档归档的目的在于及时保存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但该工作在疾控中心实践操作中,经常被忽略,使得很多档案不能够及时归档,流浪在外。此外,借阅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借阅档案资料去研究本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实际情况中,有不少借而不还的情况,有的工作人员是因自身原因遗失了,有些工作人员则是处于私自占有的目的。
(三)档案管理模式陈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限的培训机会与管理水平限制了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同时间接影响了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管理水平低下,较低的利用率,有部分原因是疾控档案姑那里工作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少是半封闭半开放,该种模式下,管理者不能纵观现有资料的全貌,且对室藏的实际情况也缺乏相应的了解,为今后疾控档案的开发利用带来障碍,埋没了的档案所应当发挥的潜在价值,造成利用率极低的局面。疾控中心多年的管理模式均缺乏创新,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弊病很多,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公共卫生现状。在档案分类上体现最为明显,如整理过程十分单一,格局布置上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此时对于发展十分迅速的社会形式而言,这些方式均无法适应。建立健全疾控档案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疾控档案管理体系
(一) 对档案工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档案工作管理要侧重于集中性与统一性,而该特性的实现有赖于建立综合档案资料管理机构,该机构从职能范围上来看,负责疾控中心各部门档案的收集、管理等。同时还应当设立相应监督部门,以督促综合档案资料管理机构的平时工作,该机构应当积极接受该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将国家、省的法律规范作为平时管理的重要准绳,不超越法律、不违背法律,同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管理员有关的法律有《档案法》、《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这些规范都能够对疾控中心档案分类大纲、归类范围以及其他具体工作事宜进行指导。
(二) 将档案管理纳入疾控管理中心目标
档案工作的提高,有赖于领导的重视,只有管理层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够正视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一位领导分管,日常工作是协助对档案设备以及资金投入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对科室资料的收集整理作全局把握,监督立卷归档原则在每个部门工作中落到实处,同时将工作的实际成效落实到责任制中。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人员的操守对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十分重要,在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具体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经得起检验,对待工作忠诚、恪尽职守。有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决心,对于违反《档案法》的行为绝不姑息。将档案完整性与安全性作为平时工作的重点。应当重点培养职业道德高的人才,安排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个环节有序进行。与此同时,为累积档案管理工作的后续力量,应当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图为今后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提高贮存软实力。
三、加强疾控档案业务建设基础
(一)
严格执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其他制度
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疾控档案工作的开展应当配以制度运行,如档案的接受(收?)制度、整理制度、保管制度、借阅制度、统计制度等等。其中,更值得重视的是疾控中心档案分级制度,在分级制度中,对档案归档的内容以及保管的期限予以明确。在分类时,可以对不同级别类目进行具体分类,如疾控档案二级类目可以细划为,慢疾、地方病等部分。制度的确立与推行目的在于档案工作人员在立卷归档时,能够有所依据,为具体操作予以具体指导。《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予以重视,作为预立卷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
(二)档案力达完整、准确、系统,案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档案工作作为有机的整体,其每个环节的完成质量,关系到整个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好坏,重视文件材料的归档率与完整率,积极符合既定的标准水平。主管负责人应当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在文件资料移往档案室之时,应当签署、并明确自己的归档意见。档案管理部门要履行其监督与指导职责,对不同科室的工作,如行文与办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的科室的立卷质量予以严格把关,为今后移交档案奠定坚定的基础。
(三)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管理档案
随着现代管理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对档案工作予以电子信息化,如部分档案纸质载体可以转化为电子载体予以贮存,不仅能够永久保存,还能够保留资料的全貌,不存在年久丢失内容的情况。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对管理工作的效率影响较大,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方式应当积极推行,如在档案的检索、统计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均可积极推行。
(四)
搞好疾控档案的服务工作,便于大众查阅
传统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侧重于服务的被动性,而现今公共卫生环境的多变,该服务方式存在缺陷,应当将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模式。对一些重大的传染病资料予以社会公开,并告知社会予以如何预防。同时,建立便捷的大众查阅制度,当社会民众要求观看相应的资料时,疾控中心可以设立具体的窗口服务大众。
四、结语
要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对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的完善迫在眉睫。在本文中,笔者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入手分析,重点探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疾控档案业务基础的加强。希望能够为今后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