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7-04-27 15:31:32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53 次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文/梁志军

   摘要:针对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方式(课件 演示 分组)进行对比探究,分析总结不同方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出较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情景激趣→设计演示→分组实验→交流总结→理解应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学生的放松活动,也不是简单得几个数据验证一下物理规律,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在一个物理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和需要,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认真思考,互动交流,动手探究,细致观察,分析总结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它使物理知识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它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而我们平常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疑惑。有鉴于此,我们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确定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探讨研究。

1 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师生在思想观念上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

1.2 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

1.3 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1.4 不少学生基础差,实验无从下手。

1.5 实验教学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分为 课件 演示 分组;

2.2 探究不同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2.3 分析总结有效实验教学模式。

3 研究数据及分析



 

 平面镜

 

 

 平均分

 

 

 优秀率 %

 

 

 及格率 %

 

 

 喜欢率 %

 



 

 演示

 

 

 40.9

 

 

 8

 

 

 42

 

 

 14

 



 

 课件

 

 

 65.3

 

 

 28

 

 

 78

 

 

 54

 



 

 分组

 

 

 51.3

 

 

 16

 

 

 58

 

 

 42

 






 

 杠杆平衡条件

 

 

 平均分

 

 

 优秀率 %

 

 

 及格率 %

 

 

 喜欢人数 %

 



 

 演示

 

 

 51.9

 

 

 12

 

 

 48

 

 

 16

 



 

 课件

 

 

 70.9

 

 

 34

 

 

 86

 

 

 58

 



 

 分组

 

 

 64.8

 

 

 24

 

 

 68

 

 

 46

 



总体看,采用“课件” 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也喜欢;“分组” 实验教学方式次之;“演示” 实验教学方式稍差。当然也和班级学生基础有关,不绝对。今后教学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方式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4 多种教学方式优缺点对比

4.1 “课件” 实验教学方式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可见性强,直观生动,可反复观看,课堂容量大,学生兴趣较高。

缺点:学生看的机会多,动手的机会较少,

对策:创造机会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做题回答,重点停顿一下,有意让学生思考回顾一下,不要总是急于展示课件。

4.2 “演示” 实验教学方式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能边讲解边示范,关键之处可慢讲细讲,可根据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灵活性强。

缺点:可见性差,尤其两边及后排同学,久之,学生易失去耐心和兴趣。

对策:尽可能选用大型演示仪器做演示,或者课件辅助。

4.3 “分组” 实验教学方式优缺点及对策。

   优点:动手的机会多,学生兴趣较高。

缺点:由教室变成实验室上课,组织教学需增加数分钟。学生往往急于动手,影响听课效果。部分同学只是觉得动手好玩,不懂做,毫无目的乱做。

对策:下课后及时组织学生到实验室。适当讲解示范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效果较好。

5 探究有效实验教学模式

通过对不同教学方式优缺点的分析对比,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扬长避短,我们探究较有效实验教学模式是“情景激趣(课件,约5分钟)→设计演示(演示,约10分钟)→分组实验(分组,约15分钟)→交流总结(课件,约5分钟)→理解应用(课件,约10分钟)”。

具体概括如下:

5.1 教师利用课件再现的生活中物理情景,让学生倍感亲切,感觉物理就在日常生活中,接着设法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处利用课件有生动高效作用。

5.2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对学生设计实验不可要求过高,要多启发多引导,以免耗费太多时间,设计出实验后,教师对重点仪器的使用要实物演示,并告知使用注意事项,这样可减少学生实验时出差错。

5.3 学生分组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探究问题,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纠错,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5.4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点拨,得出实验结论。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此处结论的书写也可用课件,便于学生笔记和记忆。

5.5 师生共同回顾本实验,重点总结本实验结论,并将实验结论运用于新物理问题情境,在解题中加深理解,形成新技能,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新物理问题也可课件展示,节省书写时间。

6 研究的收获

6.1 由于采取多种方式实验教学,尤其是课件和分组,同学在活动中充满新鲜感兴奋感,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劲头更足了,喜爱物理的人数更多了。

6.2 由于实验教学需要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考试中做题不好的“差生”就有了新机会,他们积极表现,有些在实验活动中崭露锋芒,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大大的增强。

6.3 对优生而言,本来学习就好,在实验教学中,他们经常能设计出实验,通过动手实验自己归纳总结出结论,实验课后,他们很有成就感。充分培养了他们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思辩能力 应用能力。

6.4 对教师而言,课题活动倒逼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我们了解了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更清楚不同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不同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应该扬长避短,我们初步探究出较有效实验教学模式,即“情景激趣→设计演示→分组实验→交流总结→理解应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究更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