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精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领会其精髓,参考评价邓小平同志历史贡献的相关学术论著,提出了自己对老一辈革命伟人崇高风范和不朽功勋的高度敬仰,表达了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深切缅怀,探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使命的新认识。
关键词: 讲话 邓小平 改革开放 信念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缅怀了邓小平同志。带我们回顾了从建国前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勋,
“邓小平他老人家一生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心里永远揣着这个‘人’,就是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老百姓,老百姓才想着你,要不然你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一个伟人给我们做出的一个标(杆),我们要按照这样一个标(杆)去往前奔,往前攀登。
邓小平同志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去一一赘述的,他对世界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他用尽他一生的心血去建设我们的祖国,让亿万人众逐渐从贫穷走向富裕。
邓小平为我国设计的对外开放战略,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技术的补偿贸易,而且是让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分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开放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不仅要引进外资,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开放国内市场,还要走出去,去兴办境外企业,建立我国的跨国集团,去抢占国际市场。这样的战略,只有像邓小平这样的伟人才能为我们设计出来,实践证明,邓小平倡导并坚持推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确是实现我国经济超常规增长的有效法宝。
我们首先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管今天的个人有何不满意,平心而论,大多数人在这三十多年里受益了。人们的很多意见在于受益的程度是否公平,受益的前景是否明朗,它不能否认已经取得的成就。中国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在当今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美国人也没有料到的。中国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可以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包括中国人自己。因此,对于新问题的出现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也在情理之中。
邓小平同志“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系列思想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思想。邓小平同志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注重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他曾对西南民族教育事业的开创工作做出明确指示:“西南人才缺乏,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科学教育水平并不决定于数量,主要是质量”,文革中复出后整顿教育,为拯救教育而努力。他说“25年发展远景,关键是教育部门要培养人”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党工作的大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处在基础地位,教育工作关系到整个现代化的水平。文革后为教育系统拨乱反正:“‘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全面恢复高考:“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他把一生的经历都捐献给了我们的祖国,他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将我们带领到富裕的道路,他对于教育的重视,为中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也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
我们的国人对邓小平是这样评价的:毛主席使我们解放,邓小平使我们富强。其实,这也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他一生三起三落,但他坚定的信念没有改变,为人民造福的决心没有改变。他心中坦荡,志高存远,不计个人的得失。居庙台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而奋斗了终身。
美国前总统布什说:他个子不高,十分厉害,历史将对他评价很高。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说:他才华出众,富有天赋,勇气十足。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说: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在很多方面,有似于丘吉尔和里根对他们各自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冰岛前总理赫尔曼松说:邓小平充满自信,他说,你们看着吧,中国也会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说,他冷静沉着,坚强不屈,我服。
他的思想很敏锐,高瞻远瞩。在启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前,邓小平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洞察秋毫,抓住了时代的主题,使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正是这种敏锐,使他把预见性与创造性联系起来,成为跨越时代的世纪伟人。他求真务实,不作空谈。正因这种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风格,造就了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构想:调整了中日、中美、中苏的关系,成功地使中国获得更好的周边环境;坚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经济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对邓小平的评价,体现出我党对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理解越来越全面、恰切。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深切的领会到了他对于伟人的态度,也看到了今后我国的发展方向,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中、放到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
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无论是革命年代的 “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 “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党要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要始终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是最根本的依靠力量。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我们党就必定永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书写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与梦想。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
我们应该在坚持邓小平治国理念和治国政策的正确大方向的前提下,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民群众的现实愿望与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积极完善和发展这一治国理念及其治国政策,不断扎实推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注重教育的重要地位,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为我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全面化发展的人才。
总之,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毕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丰功伟绩,高度赞扬了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精准地阐明了邓小平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范,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很受教育和启发。总书记的讲话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情真意切,饱含着当代共产党人对老一辈革命伟人崇高风范和不朽功勋的高度敬仰,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深切缅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继往开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使命。习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对于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