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自制教具的使用
文/吴 非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现代教育手段日益先进,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于课堂中,才能创建高效课堂,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在我们当今社会的教育资源配置中,城市和农村似乎存在着两级分化的趋势,农村的教育资源薄弱,教育手段落后,正因为此,作为直观教学的教具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制教具;创新;农村教学;思维能力
我现在任教的学校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教学资源丰富,生动灵巧的现代教具,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给学生带来了直观感受,因此也给教育教学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我记得前几年在南昌县的一个农村小学里呆过,那是一个村小,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教学设备落后,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各种新鲜灵巧的课堂教具,孩子们面对的最多的就是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而当我在教图形那一章,首次把用卡纸剪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眼睛里都发出欣喜的光芒,那一节课孩子上课特别认真,小身子坐得笔直,小眼睛也没离开过黑板。从那之后,我都尽量在课堂上展示自制的教具完成课堂教学,也获得了比较好的课堂体验。而事实上,在我国还有很多像我之前呆的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手段落后,因此,这些农村学校课堂上教具的使用问题急需解决,而自制教具正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1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说明,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农村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和传授都是比较呆板的和单调的,即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就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知识传授的形式缺乏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效率并不高。而在课堂中展示自制的教具或者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学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物体这一章中,我用各种形状的物体作教具,将他们装在一个袋子里,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同学们都很乐于参与到猜的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
2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理解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些是比较难懂和抽象的,光是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任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难以理解,收效甚微。如果我们通过自制教具进行直观教学难点展示,让小学生在亲身的体验、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演绎过程,使小学生真正融于重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就能更好地领悟难点的内涵,将其转化为更易理解、更加直观的教学形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如在学习角的知识中,在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开大小有关系时,我利用了能收缩的两根牛奶吸管做角的两条边,当两根吸管方向固定时,抽长和缩短两根吸管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3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老师布置学生自制教具时,需要学生手脑并用。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用卡纸制成简单的学具,用剪刀进行角补,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了图形的变换,从而很快地得出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这种实践学习的方式,虽然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操作的过程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教具制作的学习热情,思维方式得到了大大地锻炼。
4 有利于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数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要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并且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我们要鼓励学生就地取材,让静的教材知识“动”起来。如在学习立体图形这一知识点,我选了杯子、鞋盒、魔方等身边的常用物体,让学生真正理解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性。
5 有利于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现代的孩子大多比较自我,具有个人主义意识,以自我为中心。而我在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有要求两个学生一起制作的,也有要求在课堂上两个或四个学生为一小组合作使用的,慢慢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参与进来了,愿意与其他孩子共享,也愿意一起合作解决问题,他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问题也自然而然得到了解决。如在讲周长这一章时,我发现当我讲完要求后,他们很快自己组内分好了工,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在表格里,还有的在计算比较。在合作学习中,孩子们懂得谦让,共同进步。
当然,在教具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两点:一、用身边可用的材料制作,如我前面提到的吸管、鞋盒等,还有身边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教具的可用材料,这样可以变废为宝,节省成本;二、制作的教具尽量简单易操作,因为只有简单易操作,才能实行,太复杂的教具制作起来费时费力,不太可行。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灵活多变的社会要求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应该灵活多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既有资源匮乏的农村教学中,我们万不可自怨自艾,而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育教学所应有的作用,这样农村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一定也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会获得更多快乐和体验。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前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王静,崔红.教师创新实践的30个策略[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3] 阮晓梅.自制实验教具好处多[J].安徽教育,2003(36).
[4] 刘康.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新观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01).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