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性思考
文/赵轶斐
摘 要:在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当中,应当不断的转化整个课程教学模式,进而对美术学科课程进行优化和转变,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和推进。因此本文以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性思考进行探究,首先,对整个美术课程教学当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对美术课程教学问题所应当实施策略进行总结,为后期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打下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思考
1 我国美术课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所占比例设置存在缺陷
现如今,在我国美术课程教学的设置上存在于很多薄弱之处。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学科课程在整个美术课程教学当中所占用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在学科的课程当中。
1.2 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存在不足
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来说,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的设置是否合理,对真个教学质量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影响,美术课程教学也同样如此。不管是在整个课程教学的内容上还是在知识理论上来看,还是从几种常见的教科书的特点来看,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完全可以看出是依据教材编写者或施教者个人的好恶来取舍,根本没有照顾到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应有的逻辑秩序,显得杂乱无序、随心所欲。由此,就自然导致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比例失衡、残缺不全、东拼西凑等种种现象。
1.3 美术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是整个课程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整个美术课程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表现上都相对比较陈旧和单一。“理论灌输”的方法是整个课程教育教学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更别说在美术课程教学当中融入美学的教学实际需求,严重的会对整个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针对美术课程教学问题所应当实施基本策略
2.1 对整个美术课程内容进行扩展,增大教育课程比例
对于美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者来说,应当不断增强整个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且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以及人文素养,而且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控学习者的心理以及认知教育规律。对于课程的安排上可以依据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可以在美术课程教育教学增加教育基础类的课程,在这当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等;其次,增加教育技术类的课程,在这当中包括教育教学论、教学方法等等;最后,增强教育工程类的课程体系,包括教育经济学、人类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课程内容。
2.2 更新整个的教育教学实践观念
现如今,在许多高校当中都在不断的强调美术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却一再的挤压和减少整个教育实习内容。导致教育实习逐渐成为了“蜻蜓点水的形式”以及“放羊形式”的过长戏。要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就要不断坚持“实践第一”的重要哲学思想,就是要不断树立起正确的课程教育教学观念,将整个课程教育教学看做是“学生在课本当中学到的经验”,运用教育实习来进一步检验整个课程教学最终的效果,进而转变原有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式。
2.3 不断创新整个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要对世界当中优秀的审美文化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吸收,进而捕捉当代世界美学研究的最新动向;
其次,我们在课程教育教学当中要将中华民族当中的优良审美教学观念传授给学生,促使整个中华美术教学当中的的精华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还必须把美术教学和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和社会化审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来说,不仅仅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时间技能进行有效的悬链,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进行培养。不仅仅要满足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需求,更应当注重满足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4 不断增强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时间
在我国的美术课程教育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时间偏短的重要现象,大多数高校在安排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大多是安排在整个课程教学的最后的一两个学期,时间也大多都是在四周到霸州左右,有的学校甚至更少。发过在1983年的时候,在教育部所规定的文件当中,就确定在三分之一的时间之下要让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在俄罗斯的教育教学实习当中,也要贯穿于整个师范生的美术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而且在整个实习当中要在17到19周左右。因此,我们应该参考和借鉴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实习的有效经验,进而增强整个教育与实习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姚灿灿. 反思美术课堂中的活色生香——对当前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冷思考[J].华夏教师, 2017(16).
[2] 马兰.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2017(10).
[3] 周湘. 巧妙利用电教媒体营造灵动的美术课堂[J].山西电教,2012(04).
[4] 杨慧玲,马建新.关注学生——构建和谐高效的美术课堂[J].教育革新,2012(04).
[5] 吕慧敏.初中美术课堂中激趣的方法[J].好家长, 2015(42).
[6] 杨立栋. 美术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提前带学习用具和材料[J]. 新课程,2014(08).
[7] 毛亦农. 高校美术课堂弹性教学研究[J].特立学刊,2012(06).
[8] 杨慧玲,马建新.贯穿“六美”环节教学 构建高效美术课堂[J].教育革新,2013(07).
[9] 张小芸. 魅力课堂“评”出来——小学高效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革新,2016(11).
[10] 黄贤梅.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之情境创设探微[J].教育探究,2017(01).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