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连环画创作探索
文/董春
摘 要:连环画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现代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家,其优秀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也从辉煌走向衰落,但是作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新时代也开始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又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梳理连环画发展的历程,总结社会发展变迁中为连环画发展带来的机遇,对新时代连环画创作提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连环画;创作
连环画是又称小人书,主要以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时期的连环画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期到明清时期的成型期的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界出的上海,上海文艺书局、上海世界书局等先后出版了《三国志演义全图》、《水浒》、《西游记》等连环画作品标志着连环画正式成为中国美术领域中一个重要形式,为我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现代连环画盛衰简析
现代连环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其短暂的百年发展过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识字有限的农村少年儿童的艺术审美、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连环画在建国后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在20世纪50-60年代达到第一个鼎盛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大批美术工作者涌入到连环画的创作当中,出版了如贺友直的《山乡巨变》, 华三川的《白毛女》等一大批优秀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发展进入第二个高峰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连环画进入了一个相对平淡的时期。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我们就要认真探究连环画发展历程中盛衰的原因。
1.1 连环画繁荣的原因
连环画的发展历史与政治变革和经济形势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连环画的发展也反映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首先,连环画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当时政府大力支持连环画发展,以连环画为载体宣传国家政策、弘扬传统文化、反应人民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连环画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当时由于物质条件有限,相对缺少文化娱乐项目,并且普通大众的文化程度较低,连环画作为图文结合的形式被大众所接受。最后,连环画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对连环画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大量的青年美术工作者投身到连环画的创作中来,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1981年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更是激起连环画创作的高潮,更是激起了艺术工作者对于连环画创作的热情,因此也带动了连环画在全国的发展和繁荣。
1.2 连环画发展的衰落
连环画经历了两次的繁荣后,在1985年以后进入到一个相对长的衰退期,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国家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使得连环画的出版发行成本大大提高,由于连环画之前的定价一直相对较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出版商和图书经销商开始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连环画由于定位等原因缺少大规模提高定价的资本,因此导致连环画的出版市场逐渐开始萎靡。其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改革开放开始各种新的娱乐形式逐渐出现,电视、漫画等外来的娱乐方式和娱乐内容对于连环画产生巨大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都在发生变化,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减少了对于连环画的关注。最后,连环画创作人才的流失,在连环画发展的繁荣时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大批从事其他画种的画家转到连环画的创中来,使得连环画人才济济,但是随着社会发着阶段变化,连环画创作团队逐渐解体,连环画创作人才逐渐回到原来的画种当中,连环画市场逐渐变窄,加速了连环画人才队伍的分流。
2 新时期连环画发展的机遇
新时期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重新开始注重国家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连环画作为我国历史上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期理应为时代做出新的贡献。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在开始转变,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通过数字媒体来阅读电子书籍、杂志和漫画等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也为连环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形式,为连环画再一次走进大众提供一个新的渠道,给新时代为连环画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2.1 时代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五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在世界前列,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存在土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前广大的群众的知识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自己的国家的艺术。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作为在历史上对于国家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影响人们群众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手段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2.2 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开始重新重视连环画的发展
2011年 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千里走单骑》、《穆桂英挂帅》、《黛玉葬花》等三种英文版连环画;2012年6月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为全省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甘肃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红西路军系列连环画《血战河西》发布等等连环画开始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与师生们分享了连环画对自己的影响。2015年,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展连环画阅读工作推进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知》,从连环画阅读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管我理、教师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为各区和学校开展连环画阅读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党和国家开始为连环画发展提供政策上支持。新的连环画版本的出版发行,为连环画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相关政策出台为连环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随着连环画市场的新的兴起,也激发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投身到连环画创作当中。
2.3 数字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媒体为当前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种电子书、电子报纸、新闻娱乐类APP给传统出版也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关注兴趣点越来越广泛,为连环画的创作和传播带来新的空间,缩短连环画出版的环节,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作者更多地了解读者的需求,为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连环画作品提供机遇。
3 新时期连环画创作探索
连环画在两个繁荣的时期多是与政治题材和传统文化相关题材为主要内容,新时期连环画的发展要同样需要传承创新,迎合当前时代需求,做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精神的连环画,才能让连环画重新走入大众的生活。
3.1 根植本土文化,注重题材创新
民族就是世界的,连环画只有根植本土文化土壤,才能再一次茁壮成长。随着大闹天宫、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等传统题材的动画热映,基于传统文化改编的文艺作品受到青年人的追捧。我国具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有着大量的文化资源可供我们挖据,传统连环画都也都多是基于传统文学名著进行改编,新时代我们连环画创作应当认真调研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群体在传统文化中挖掘不同素材,用当前叙事语言来创作连环画故事。根植传统文化不是墨守成规,由于创作者的教育背景很多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故事模式,应当根据当前受众的心理进行适当的创新,才能得到更多地认同。
3.2 利用新媒体,注重形式创新
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连环画的创作要结合互联网,以互联网为重要的传播途径,注重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形式来制作符合网络语言模式、网络阅读习惯和网络传播方式的连环画形式。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据,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6.3%,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强化。手机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连环画的创作要符合手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才能更加让更多地人来愿意阅读连环画、喜欢连环画。
综上所述,虽然连环画仍处在相对低潮时期,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多人的艺术工作者投身到连环画创作中来,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阅读连环画,只要全心全意探索,不断进行题材和形式创新,创作符合当前时代旋律和人民精神需求的作品,定会迎来连环画的再一次繁荣。
参考文献:
[1] 陈志明.中国古代连环画的形式体裁与题材内容[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1).
[2] 潘晶,黄晨.浅析连环画艺术的衰落原因[J].大众文艺,2013(08).
[3] 徐海鸥.中国连环画的盛衰谈[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06).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