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之美和艺术之光滋养青少年成长
文/许君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几年来,在深入实施少儿艺术精品工程中,原创音乐儿童剧《田梦儿》成功上演,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该剧以丰富的思想内涵、生动的艺术形式,为提升青少年的美德养成和艺术审美,取得良好创新效应。
主题立意新。少年“中国梦”主题,贯穿《田梦儿》每一场戏。田梦儿、爷爷、班长及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田梦儿说:“爷爷,等我长大了,挣好多好多的钱,我养你老”。郑好同学说:“我们会帮助田梦儿,一块儿捡废品帮你攒钱修房子”。王大恒同学说:“爷爷,把你修好的房子,建成一座学堂吧.....”同学一齐唱:“让爷爷住上新瓦房,让爷爷早日回家乡,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这些小小的梦想,关乎基本生活,关乎初心追求,似乎很小、很朴素、很简单。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为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很伟大很现实的目标,需要大家埋头苦干、砥砺前行、顽强拼搏、创新开拓。而一个少年梦,可能是生活温暖梦、学习进步梦、孝敬感恩梦,或未来理想梦,再小也是其中一份。因此可以说,田梦儿及同学们的梦,是“中国梦”在农村、在普通人身上的反映。剧中的一件件事在小小梦的基础上产生,给了小观众很好的启示和引导,受到实实在在的励志教育。田梦儿的故事将宏大的“中国梦”伟业,落小、落细、落到了实处。领导专家称赞:儿童剧《田梦儿》是中国梦教育的生动材料。尤为可贵的是,剧中人人有梦、处处有爱,爱是追梦的基石,这样的价值取向会通过表演传递给小观众,这就是本剧主题立意的落脚点。
人物故事新。早在2012年江苏省首届“美德少年”评比表彰时,我们就关注本地学生中涌现的典型,并跟踪培养,扩大在同龄人中的影响力。2014年,江苏作家编写了“美德少年”100则故事,生动反映了孩子的榜样就在身边,就在平凡生活中,就在普通的家庭里。在剧本酝酿阶段,我们派人走进校园、家庭、社区,到“美德少年”生活的地方,体验并记录、拍摄具体的故事和图片。接着,邀请编剧、导演到当地体验生活,参与活动交流。五个月之后,剧本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是美德少年的原型。所以演出换座位、捐款、进网吧场景,立即引起热烈反响。故事来自真实生活,有孩子惯用的语汇,有孩子熟悉的背景,有符合孩子的视角与思维。剧中的其他同学和田梦儿的家境不一样,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有爱出风头、娇生惯养、喜欢惹事、要摆阔气等这样那样的弱点和不足,都在锻炼中觉醒觉悟和进步成长。这些都让小观众觉得就在自己班里,愈加贴近生活,愈加激励前行。编剧薛梅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人物来自现实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是最贴近孩子心理、可以感同身受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可以写、应该写的故事,虽然难写,但最有力量”。新华社署名文章点评:《田梦儿》运用现实题材,赢得观众,赢得童心。
舞台艺术新。以美育人,化美育德。《田梦儿》运用“歌与舞”高雅艺术,点亮“爱与梦”动人故事,以道德之美和艺术之光滋润心灵,是本剧的最大优点。
我有三次机会,与孩子们同场观看《田梦儿》,打动心灵的细节一个接着一个,热泪纷飞的高潮处,是同学们大街小巷四处奔走寻找爷爷的时刻。田梦儿唱:“爷爷啊爷爷,对不起!你别生我的气,我总是太顽皮......”忽然有同学联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也是那么不怕辛劳和甘于付出,乔珊珊深情地唱:“我是爷爷手中的宝,从来只会任性和撒娇。眼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我连一杯热茶也不曾倒。”紧接着王天恒、钱多多怀着同样的思念和感激唱起外公外婆。台上深情地唱,台下在反思和叩问自己,舞台上下融汇成爱浓浓情融融的圣景。演出结束的时候,许多人还是泪流满面,还有孩子拍着胸膛抽泣:“对—不起—奶奶!”这部儿童剧能让观众三看不厌,确实不容易,为什么?它的艺术手段独特而新颖。音乐创作传承了江苏民歌的特色,欢快活泼、温柔含蓄,通俗时尚的旋律更加婉转动人。同时,动感十足的舞蹈富有童真色彩,美伦美奂的灯光更好地陪衬表演和讲述。上海儿童剧专家余雍和说:“编、导、演、音、美通力合作,协调默契,整个舞台重视人物情感表达,简洁、明朗、欢快及昂扬向上。总之,演出动情,载歌载舞,音乐好听戏好看。”
巡演推广新。一年多来,演出600多场,深深打动60多万小观众。在南京成功首演以后,进入13个大市展演,接着走向全省巡演,“田梦儿”歌声飞向大江南北,“田梦儿”形象走进儿童心田。每场演出感动一片,热烈反响,不仅被称为“中国梦”的生动教材,而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榜样。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艺术节特别奖、上海儿童剧展演优秀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来自现实生活的故事,赋于高雅艺术的好戏,如此火爆实属罕见。大人和孩子都说,这台戏,一辈子难忘!
在通州演出后,我们就举办了第一次分享会。在全省演满500场时,又在南京举办第二次分享会,接着还组织观后感征文评比活动,为成果推广提高效应。目前,为惠及更多孩子的新期待,政府大力支持,面向基层学校展开第二轮公益演出,感染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