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革命”符号中的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18-03-16 16:50:43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76 次

“革命”符号中的人物形象

——以《白鹿原》为例

文/毕燃

摘要:在《白鹿原》中,革命一词贯穿始终。从白鹿原传统秩序的打破,再到革命内生力量的壮大,最后以和平解放为标志的革命成功,围绕时间的脉络,展现出了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显现出革命趋势的时代必然性。其中作者刻画了白鹿原中第二代人物各自的革命道路,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归宿,从而揭示出了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物,在这场革命潮流中的所作所为,从而凸显出了革命的影响。

关键词:革命;鹿兆鹏;白孝文;白灵

1 革命捍卫者

鹿兆鹏是《白鹿原》中最优秀、最坚定、最具能力的革命者。鹿兆鹏是鹿子霖的长子,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第一次登场时,他带着白鹿原新式学堂校长以及共产党员等身份,成为村民眼中的异类。他组织闹农协;开展地下活动;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活动;组织起义活动。无论是革命活动惨遭失败,还是身陷囹圄,他都坚持着革命的理想信念,毫不动摇。他是革命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具备革命的意志、能力和手段。

在鹿兆鹏的形象塑造上,与传统的革命者不同。一方面,他出身地主大家庭,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对立。但是为了消解家庭与理想的矛盾,他将矛头对准亲人,特别是父亲鹿子霖。另一方面,道德上的争议。他用冷酷的态度对待同样是包办婚姻受害者的妻子。他与白灵的结合也背负着伦理道德上的压力。

然而鹿兆鹏的特殊性也是许多历史上革命者的真实反映。早期党的许多领导人出身于物质条件更好的地主、富农或者中农家庭,他们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深透。这也是《白鹿原》坚持真实叙事的结果。鹿兆鹏所背负的道德矛盾,也点出了早期革命者在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制约下所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当投身革命与传统伦理冲突矛盾下,革命者是否能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坚持舍弃一切的态度,决定了其能够在革命的斗争中的作用。鹿兆鹏是舍弃一切最彻底的,同时也是与传统决裂最果断的,是革命年代所需要的。

2 革命投机者

白孝文是书中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其身份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多变难测。起初,他是下任族长的候选人,稳重精干,有着一定的名声和威望。中了鹿子霖的美人计后,他自甘堕落,与田小娥厮混,在鸦片中醉生梦死。饥荒来临,走投无路,他受人举荐参加了县保安大队,从此披上了革命的外衣,成为一名革命的投机者,凶残的阴谋家。在保安团升任营长后,白孝文在捉拿共产党上不遗余力,被白灵形容为“残忍”和“狰狞”。但在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前夜,他又冷血地杀死了他的上级,独占了起义的功劳,成为县长。为了掩盖历史的真相,他又捏造了历史罪状,处死了黑娃,保全自己的地位。他的革命历程,可以说是充满了阴谋背叛与腥风血雨,也是革命队伍中最令人鄙弃的角色。

白孝文的形象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投机倒把者的例证。一、传统儒家秩序的受害者。作为未来的族长,白孝文表面风光,却内心压抑,每走一步都备受制约。而族长的身份被剥夺,甚至被全村所唾弃时,他的本性反而得到了释放,便自嘲道:“不要脸像个男人的样子了。”无论从国民党政权的角度看,还是从新中国政权的角度看,白孝文都是阴险狡诈而不值得信赖,更不能吸纳为革命中坚力量的人员。但是他无论是国民党的营长,还是新中国的县长,却都在革命中谋得本不应当属于他的地位。这也是《白鹿原》中对革命话语解构的常见手段,便是运用真实的实然性,与应然性之间的对比,而形成的荒谬感,来凸显出革命本身的问题和不足。革命并不意味着好人一定能够战胜坏人,也有可能是让这些投机者得到了最大的便宜。

3 革命牺牲者

白灵是白鹿原众多女性中的特殊形象,她是唯一上过学堂的女童,更是白鹿原走出来的唯一出自洋学堂的女学生,这些标签形象,拉开了白灵与白鹿原中其他女性的距离,也奠定了她不一样的命运。军阀围城,她参与守城;军阀退去,她搬运尸体;父亲逼婚,她又逃出紧闭。在国民党清洗共产党的时候,她选择成为共产党员,而毫不顾忌自身的安危。因此,白灵的每一次登场,都会令人惊讶,也都会展现出她坚定的革命意识,和向传统诀别的意志。成为学运领袖、担任地下交通工作,还带头砸了教育部长的头,与鹿兆鹏的假扮夫妻,又指斥并处决了叛徒毕政委,白灵完成了革命者的使命。然而,在根据地极左的肃反运动中被活埋,成为了革命的牺牲者。

为了表现白灵的与众不同,作者为白灵设计了出生时的异象,幼时的叛逆性格,成人后的热情勇敢。逝去时,通过白嘉轩梦到白鹿飘走的场景,曲折地表达了白灵的内在涵义,使其在《白鹿原》原有的魔幻叙事风格中,颇具自身的合理性,并为人物特殊性做了阐释。最后,白灵成为叙事时空延续的线索。《白鹿原》的叙事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白灵的遗孤鹿鸣作为记叙者,站在“当下”,追溯了母亲的悲剧,从而强调了对革命悲剧的反思,使全书的主旨得到了明确。

白灵形象展现了《白鹿原》精神最美好的一面。在这部民族的秘史中,有阴暗的勾心斗角、有血腥的阶级斗争、有无情的天灾人祸,而其中的女性更是命运多舛。然而,这种勇敢、热情、充满生命力量的白鹿之灵,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骄傲。

在《白鹿原》成书年代,作者着重刻画了鹿兆鹏、白孝文、白灵等革命者,并且借助这些革命者,阐述了革命星火燎原时,不同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以及展现出的不同形象。鹿兆鹏——革命的坚定拥护者,白孝文——革命的收益者,白灵——革命的悲剧者。这些革命者是星火燎原之后的人生百态。作者凭借着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使革命的话语构建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更加真实。

参考文献

[1] 王仲生.革命符号里的白灵和黑娃[J].唐都学刊,2013(01).

[2] 张心巧.论白鹿原中的革命[J].今传媒,2012(12).

[3] 王春阳.白鹿原对现代革命历史的叙述重建与超越[D].西南大学.2010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