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海曼关系象似性理论与隐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16:54:48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77 次

海曼关系象似性理论与隐喻的研究

文/王聪

摘要:近年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备受关注。本文借用海曼的关系象似性理论,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理论与隐喻相对应,对隐喻中体现的象似性阐释,旨在说明象似性与任意性共存于语言中,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关键词: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 隐喻

1 引言

1.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索绪尔(2001)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语音)和所指(语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无理据可言”。然而雅各布森强调了皮尔斯的拟象象似观点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再一次受到挑战(束定芳,2004)。之后,海曼把象似性分为两大类:成分象似与关系象似。前者指语言成分与人类的经验成分象似;后者之语言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与人类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应。后者进一步分为: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等(Haiman,1985)。

1.2 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认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 “象似性 ”。他们把隐喻分为三种:结构隐喻,即一个概念是如何以另一个概念来进行隐喻建构的;方位隐喻,这类隐喻大多与方位有关,以人们的自然以及文化经验为基础;和本体隐喻,这类隐喻与自然物体(特别是我们的身体)的经验为基础(1980: 14, 25)。

2 文献综述

国内许多学者对海曼的象似性理论研究比较多,从海曼的象似性理论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少。王寅(1999)对符号的象似性定义、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以及标志象似性进行了研究,认为象似性具有自然的、本源的、主要的性质。彭芳(2003)认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整体 /部分关系在句法上呈线性特征;在语用层面上,语序体现着信息排列的顺序。陈道彬(2014)着重探讨英语和汉语句法结构顺序象似性的共性与个性,基于不同的维度来归纳分析了英汉句法的顺序象似性。

3 海曼的关系象似性与隐喻的讨论

3.1 距离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是指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贝比 (Bybee, 1985)提出屈折形式和中心词越相关,它就越可能和中心词粘着在一起。在“紧密度就是效果强度”这一隐喻中,距离象似性最为明显。即:如果形式A的意义影响形式B的意义,那么形式A离形式B更近,形式A的意义对形式B的意义影响效果就越强。如:1. I found that the chair was comfortable. 2. I found the chair comfortable. 3. I taught Greek to Harry. 4. I taught Harry Greek.很明显,2和4的表达效果要比1和3强,而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所表现的隐喻效果也有差别。

3.2 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是指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及复杂程度成正比,与其可预测程度成反比。这其实是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说的本体隐喻。本体隐喻把物质量化,对其设置一个人为的界限。“管道”隐喻和“容器”隐喻最能数量象似性。例如:“语言是表达的容器”的意义是容器中的内容,容器越大,预期的内容也多。“他跑啊跑啊跑”比“他跑”的效果强,前者说明他跑的比较多。

3.3 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是指事件的叙述顺序与现实中事件发生的顺序或人类之间经验的认知顺序保持一致。汉文化中“先上后下 ,先尊后卑”的思维定势决定了汉语“上下大小,老少长幼”的表达结构,汉语中的语序一般呈倒三角形状 (王寅,1999)。一般说来英语中的语序呈正三角形状,因为英民族认为语句末端是传递重要信息的地方 (王寅,1999)。

方位隐喻虽然表示两级对立的隐喻本身是物理上的,但是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空间隐喻根植于物质和文化经验中,隐喻只能通过概念的经验基础来帮助理解。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争论是战争”的隐喻中表示,对话通常服务于社会互动的目的,存在线性序列的会话结构。

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存在象似性,为语言的象似性提供了依据。然而句子意义的某些方面是语言中某些相对任意性的结果。我们可以举出反例,如 :1. 张三买了书包, 并且去了书店 。2. 张三买了书包,并且去了书店,但他是先去的书店 。3. Chickens are ready to eat. 4. John likes Mary more than Sue. 1句完全可以理解为2, 从而违反了时间顺序原则。而后面两句话就违反了“一个形式一个意义”原则 , 因为它们都是歧义句。

4 结语

本文以海曼的象似性理论为框架,结合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阐释,讨论了隐喻中存在的象似性,揭示了象似性原则在构造人类语言符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认为,象似性原则和任意性原则同等重要,都是语言符号系统赖以建立的基石,任意性与象似性是相互统一的,符号的本质是任意的,但是象似性在人类的语句以及语篇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05).

[4] 彭芳.语言线性序列的理据— 语义 /语用层面[J].外语教学,2003(06).

[5] 陈道彬. 英汉句法结构顺序象似性的认知表征[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01).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