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权理论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影响
文/关小娟
摘 要:随着“人道主义干涉”的事件在国际社会中频繁上演,以主权为核心的传统国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这种局面引人深思。最初,人权与主权是自然法学派射向神学与神权的两支利箭,是推翻封建神权和王权的工具,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用人权去取得主权,再用主权去进一步地保护人权。但是在经历了诸多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后,人权与主权之间却呈现出日益剑拔弩张的态势,究其原因纷繁复杂。本文旨通过探讨目前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对人道主义干涉强化的影响,从理论上探究两者关系紧张的原因。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涉;国家主权
诸种倡导“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普遍从道德的角度强调人权应为超越国界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权崇高理想。为了达到这种人类的共同愿望,应当抛弃国家主权观念的限制,将全世界在人权保护这一领域连成一片,尽快地实现人权保护的最理想状态。
1 人权国际化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法学家亨金。其在著作《权力的时代》大篇幅地论证了该观点,提出:“人权问题基本上是国内而不是国际管辖的观念显然是一种误解。国际法的内容是根据事实本身而不是国界。更重要的是,人权事实上一直蕴含于国际政治的现实中”。从他的这一观点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权国际化的思想,更发现了人权政治化的理念。人权事业的发展应当是超越国界的人类普遍共识,而且在国际社会这种人权作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已经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主要规定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其它的国际法文件中。越来越多的人道主义干涉实践将人权事业从理论转化为现实,人权国际化的势头已锐不可当,诸多制约人权国际化趋势的因素中,国家主权是其最大的拦路虎,至少在对待人权事务的处理中应当予以抛弃。在理论层面人权被不断强化了,而国家主权却不断弱化了。
2 失败国家理论
这种理论泛起于美国,主要的代表力量来自于政府官员,后来一些理论界的学者也予以支持。他们认为,该理论主要是指那些国内暴力持续,武装冲突不断,经济发展缓慢,贫穷落后进而抑制了全世界人权目标的实现,更是国际安全危险国家。在那些国家,当局政府既不能有效控制国内的暴力冲突,又不能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因此它们应当被视为失败国家。他们的存在对于世界而言是极大的威胁,对国际社会的安全更是极大的隐患,应当予以消灭。美国政府甚至明目张胆地指出,导致当今世界失败国家主要有:伊拉克、伊朗、尼日利亚、朝鲜以及埃及等等。从其论述显而易见美国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表露无遗。“失败国家论”只不过是自己干涉他国事务的幌子和借口,深藏其背后的仍然是权力和利益的新一轮扩张。
3 新帝国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外交顾问罗伯特˙库珀。他将现实世界的国家划分为三种类型:前现代国家、后现代国家以及传统的现代国家,前现代国家就是美国所提出的那些失败国家。后现代国家就是“新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所在,即合作帝国主义例如欧盟。这种帝国主义不强调国家主权,国内管辖的事务以及外交管辖事务,在欧盟之内国与国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准则可以彼此干涉他国事务。传统的现代国家就是指像印度、中国、巴基斯坦这一类国家。库珀划分这一类国家的标准是根据秩序。因为在古代帝国之内秩序井然,而在帝国之外,人们愚昧无知,混乱无序。库珀的“新帝国主义理论”内在与美国政府官员所倡导的“失败国家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要对那些失败国家和前现代国家进行彻地的打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只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绊脚石,应当予以剔除。
4 进驻黑洞论
该理论也是美国首创,美国海军战争分析学教授托纳斯˙P.M.巴尔耐特提出,该理论说白了就是直接为美国诸多武力干涉别国的实践服务的。他根据全球化完善与否的标准将世界划分为两个区域:一是全球化程度高、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信息化程度高的“正常运转核心”区域;另一个是全球化程度低、政府独裁、国内战乱、人民饥寒交迫、社会恐怖的“非一体化黑洞”。这些黑洞国家是全球化以及人类进步的阻碍,应当予以干预,他们将成为美国实行军事部署和军事干涉的重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这些强调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是促成目前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之间紧张关系的原因,也是引起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之间激烈争论的罪魁祸首。他们从理论层面为人道主义干涉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人们的道德意识慢慢渗透,进而主导世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认为强国所主导的人道主义干涉才是在新的国家秩序中挽救人类免于陷入灾难的救世者。
参考文献:
[1] 刘波.秩序与正义之间—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预问题的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 刘波.秩序与正义之间——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预问题的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3] 罗艳华.国际关系中的主权与人权——对两者关系的多维透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