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南、北方山水画的地域风格
文/黄雪芳
摘 要:中国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文化集成,是知山乐水田园意识的集中体现,由于中国西高东低的复杂地理形势,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别,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中国山水画。多样的地域自然、文化特征为山水画家提供了不同的创作题材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山水画家对自己所处的地域环境的认识与区域文化气质的体悟,直接关系到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南北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人文历史思想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云淡岚清、清润秀丽的南方山水画和气势雄强、兀浑苍劲的北方山水画的形成。山水画家风格与特色形成包含着他们对山水画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画家往往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域自然环境中才能产生比其他人深刻的接触和感悟,从而形成了南北风格迥异的山水画。
关键词:山水画;风格;地域性;创作;意境
“艺术源于生活”,山水画家所选择的表现题材都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感受,从某方面来说地域性是山水画家表现其艺术价值的根基。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域特征形成了不同的自然风光,画家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题材与描绘对象。以秦岭—淮河为界,秦淮以南山体较为平缓,常年湿润,多植被,而北方山体较为陡峭,起伏较大,四季分明,这种地域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在山水画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虽然地域性不是影响绘画风格及流派形成的关键因素,但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强烈地域性的客观因素存在就不可能形成具有浓厚地域风格的作品,可以说地域特色是地域性画派形成的载体。形成山水画风格的因素大致有地域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历史的传承等这几点。
绘画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精神产品,而绘画技法则是表现绘画精神活动既艺术思考创作桥梁,当绘画旧的技法不能够充分表达艺术家的精神状态时,新的绘画技法也就随之产生。成熟的绘画技法一般来讲都符合画家对表现对象的要求,中国南北方地域性的不同,决定了艺术家所面对的表现对象多样性,随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技法。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种中绘画技法最为完备的画科,其中“皴法”是最为主要的表现技法,一位艺术家所用“皴法”的成熟往往标志着其绘画风格的成熟。“皴法”在中国山水画传承中的作用与变化,时常表现在山水画史的讨论之中,同时也作为山水画一般风格性的标志,始终贯穿在地域风格的脉络之中也作为一条内在的逻辑线索,所以研究“皴法”产生发展的演绎谱系以及与艺术家风格品性与画面整体格调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法衍化,而更为关系到内在的审美与外在的体现方式之间的关系了。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地域与风格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纵观中国山水画史,“斧披皴”与“披麻皴”交替峥嵘,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地域性的山水画也蓬勃发展,与主流绘画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构成了山水画多元化及整体的格局,在深入生活的写生过程中,山水画坛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地域群体,如以李可染为代表京津地区; 以傅抱石、钱松岳、陆俨少为代表江南地区, 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西北地区, 以关山月、黎雄才为代表的岭南地区, 他们或长年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并围绕写生创新,地域性的山水画与主流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谱写了炫丽的一章。
建国后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艺术市场的活跃,创作环境的宽松,中国山水画呈现出千姿百态、百家齐放之势,艺术家将现实生活融入艺术创作,创作出了大量激情洋溢、题材多样的优秀作品。我们正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万事万物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画家也必然会产生出新的思维、新的意识,其中包含对于文化的新认识,对艺术的新感悟,对生活的新体验以及思维形式的新变化,这些都是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要素。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是在创作中完成的,没有创作就谈不上创新,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当代中国画坛正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复苏期,中国当代绘画以由二三十年前观念纷杂、信息交错的无序状态逐渐走向近年的有序状态,而这种有序状态的形成正是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理念、传统审美观念的认识不断深化而完成的。
由于中国地域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优秀绘画作品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关注和表现现实生活,展示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紧扣时代脉搏是当代山水画家应有的创作品质之一,有一句谚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画家要关注生活,关注自己所熟悉的那一片地域,就是要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发现美,提炼美,从而创造了美,中国当代山水画依然在寻求着新的突破,作为画家最重要的莫过于创作,用创新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新的艺术情感和艺术境界,艺术家在生活中获得的艺术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心的积淀的不断丰富而不断更新,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不同地域的交流联系变得更为频繁,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地域性的特征会逐渐消解,但发掘地域性从山水画的创作角度来说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的,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山水画而言也就意味着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内容,每一位艺术家的成功无不是在对地域文化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挖掘所熟悉的本土地域文化传统,经过提炼、组织使之升华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高度上来的。
作者简介:黄雪芳(1973-),女,厦门市美术馆,馆员(中级),专科,研究方向: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