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拉祜族服饰文化内涵
文/李娜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拉祜族服饰的类别和特点,简要的分析了拉祜族服饰在历史、婚姻、神话、颜色等方面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拉祜族;服饰;文化
拉祜族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跨境民族之一,中国现有拉祜族人口41万余人。全部分布在云南省思茅、临沧、西双版纳、红河、玉溪五个地州的20多个县(市)。国外的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国外的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 据考证,拉祜族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是从青海、甘肃一带逐渐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的。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1 服饰特点
在云南澜沧等拉祜族地区,男穿黑或蓝色对襟短衫,用银泡或银币、铜币做纽扣,黑色、蓝色的布包头或戴瓜形小帽。澜沧县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蓝黑布拼制而成,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边,顶端缀有一撮约15公分长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则用黑布长巾裹头。下身穿黑色宽大长裤。成年男子还带一个烟盒和烟锅,身挂一把长刀。
拉祜族妇女服饰因支系而异。或穿窄袖短衫饰以彩色布条,间隔出红、黑、白三色,或穿黑色、蓝色右斜襟、高领、高衩的长袍,衣领周围及袖口镶有红、绿花条纹布条,并嵌有银泡或银币,表示富有。长袍开衩很高,衩子两边镶有红、蓝、白、绿等彩色几何纹布块,不同颜色的四块布拼成一个小正方形,一个个正方形连接成几何图案花边。下穿花边筒裙。黑色衣服上缀以色彩斑斓的图案,显得格外庄重富丽。
2 服饰与历史
拉祜族服饰的形成与其不断迁徙的历史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拉祜族源于羌人族系,先秦时期就由甘青高原往南迁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川西迁入云南。公元十世纪以后,拉祜族祖先从大理、楚雄一带分东西两路南迁,东路拉祜西顺哀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西路拉祜纳经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今临沧,然后迁到澜沧、勐海一带,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历史上,拉祜族是由于民族纷争战事频繁,才被迫不断南迁,这种悲怆的历史,给拉祜人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拉祜族衣服手袖上有三道红色布条拼成的较明显的花纹,据说是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历史中发生的三次大的战争,每次战争都会死去不少同胞,而战争之后,又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为了记住历史,记住战争的惨烈,人们就在服饰中留下了这三道具有特殊意义的图案。
3 服饰与神话传说
拉祜族的创世史诗《说典》和《牡帕密帕》中都有相关于服饰的记载。拉祜族是天神厄莎通过种葫芦创造出来的,所以拉祜人就把葫芦作为图腾加以崇拜,甚至把它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吉祥神圣之物,在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和工具上都用葫芦做上标记,尤其是衣物上。
传说,拉祜族并没有缠包头的习俗,在洪水泛滥时代,人类为逃生而钻进了大葫芦里,葫芦随着水涨而升高,厄莎发现后好奇地将葫芦砍开,这一刀正好砍在拉祜族祖先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涌,厄莎见状急忙解下自己的腰带缠绕在他的头上,立刻血止伤愈。从此以后,拉祜族男女就有了缠包头的习惯。
4 服饰与颜色
拉祜族尚黑,因为黑色在他们的宗教中是神圣的祭色及玄牝之门,于是他们把黑色当作了最美的颜色。因此,他们的衣服多为深色。双江自治县拉祜族服装皆以黑色为基调,耿马自治县的拉祜族也多着黑色长袍,临沧县南美乡的拉祜族服饰多为蓝色。除了崇尚深色,红色、黄色、白色、浅蓝色、嫩绿色等较为鲜艳而热闹的颜色是拉祜族最心爱的装饰色彩。他们常用五彩斑斓的色线色布组成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精心镶在长袍襟边、袖口、裤子脚边、护腿套等地方,色彩丰富而不繁杂,使得一袭长袍浑身散发着令人心醉神迷的高贵典雅之美。
5 服饰与婚姻
会不会纺麻织布曾是一个女孩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拉祜青年在寻找意中人时,通常是以会不会纺麻织布缝衣服、是不是勤快善良作为衡量标准,至于外貌如何并不被看重。有时,男孩还会悄悄观察女孩手上有没有老茧,若有,则说明女孩是一个勤劳之人,就会得到男孩的倍加青睐。恋爱中的女孩常常会用五彩缤纷的色线编一条裤带送给男孩,作为定情物,意思是要将男孩一生一世拴住。
到结婚之日,新娘还要将新郎的上衣左前襟靠肩部的地方,剪开一个约手掌大小的洞,用色布打上一块补丁,向众人展示自己的针线活。另外,人们还将从补丁针数的单双来预测新婚夫妇能否白头到老。双江自治县的拉祜族在婚礼盛典中,新娘在新郎上门迎娶自己之时还会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挎包亲手背在新郎背上,意思是告诉新郎,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一辈子背在你身上,跟定了你。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向新郎父母、亲朋好友展示自己的纺织技术,证明自己是一个勤快能干之人。挎包上的花纹图案越多越能说明姑娘心灵的聪慧和双手的灵巧。
6 结语
服饰因民族而生,民族因服饰而添风采。由于过去拉祜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服饰当仁不让地成为拉祜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之一,服饰因此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拉祜族服饰是拉祜族文化心理的对应品,它是拉祜族思想感情的物质外化,也是拉祜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 王正华.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01).
[2] 刘劲荣.拉祜族民间文学概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3] 陈丽琴.壮族服饰文化中的信仰内涵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8(02).
[4] 罗冬梅.透视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