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发布时间:2018-07-18 14:30:00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99 次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文/向红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本文先论述了高中阶段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几点实现人文精神渗透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学;必要性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要满足新的需求,当前,单纯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要,新课改就顺势被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也为国家所大力提倡。在新课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语文科目一直是传承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意识进行人文熏陶。从本质上来说语文教育就是一种人文教育,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其中至关重要。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1 当前高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

1.1 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现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仍旧出现应试教育的影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同时在升学的最终目的下,考试成为了检验学生语文水平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忙于做习题,刷试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围绕“分数”展开, 最后只能在一次次考试中看见所谓语文教育的“成果”,所谓的成果也只是高低相异的分数。语文教育俨然变成了一种刻板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也变成应试教育的流水线。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教师对于课文的解读,仍是一种单纯的灌输式方法,对于课文内容逐句逐段地分析,单调地说明其作用,解释其思想,虽然文章被分析得一清二楚,但是于学生而言仿佛是“天书”一般,学生被灌输着这样的语文知识,真正被吸收的却少之又少,所起的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样的语文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人文精神的缺失,使语文变成了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在如此的教育方式下,学生较难体会到语文真正的内涵。

1.2 实行人文精神渗透的优点

所谓的人文精神,其实是人类对自我尊重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视,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一种关切,包括尊重前人留下的精神文化,追求理想的人格和理想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它是人类作为万物之长的一种独有的精神文化现象,而语文就是体现这种精神文化的一门学科。人文教育的内涵要求就是促进人的人格塑造,提升人的人生境界,引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的精神健康发展。在高中阶段,青少年思想即将定型,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实现人文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无疑是益处无穷,对于其之后人生的发展更是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

2 高中阶段人文精神渗透的方法策略

2.1 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而非主体,要想实现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就得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原来的老式的应试的教育观念已经需要抛弃,教师要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找到合理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以便于在思想上确立人文精神的指导地位,这样才方便展开人文教育工作。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自身要拥有正确健康的思想意识,实现这方面的提升可以多阅读相关书籍,在网上听专家学者的讲课或者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同时教师也要切实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不能仅体现在表面上,而是应该切实把人文精神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思想与实际的统一,实现寓教于行,这样的教师才足以称得上优秀。

2.2 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氛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不自觉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忘掉杂念,专注于听教师授课。对教师来说,如果能够成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人文精神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在上课前就可以进行一些渲染铺垫,以提问或者其他方法引出话题,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心中的见解。教师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通过播放音乐或者视频等方法加强渲染力度,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体会到语文课堂上展现出来的人文气息。

2.3 深入课本,联系生活

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工具,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们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精挑细选出来的,称得上是精神文化中的精华,有这样好的资源,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但课本里的有些内容可能距离学生的切身实际较远,距离感较强,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意义更无从谈起。这时教师就应当充当“解说员”,把课本中的内容完整地展示出来,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激发出内心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促进其思想境界的提升,方可更好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目的所在。

3 结语

总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不能缺席,只有把人文精神真正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才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提高产生作用,语文教育才不会沦为应试的教育。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思想人格发展,于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学生,使其发扬其优点,去除其缺点,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了思想基础,大力提倡人文精神教育,于国家、社会、学生个人而言,都是受益无穷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09).

[2] 郑辉.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作者单位:重庆市铁路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