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差异
文/苌梦可
摘 要:教育经济学即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或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与问题以及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研究范式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种。回顾国内外教育经济发展历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偏重于定性研究,而国外则偏重定量研究。随着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哪种范式能更好的推动教育经济研究发展成为各学者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国内外差异
1 相关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就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或者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与问题以及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一个学科。其理论基础是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
1.1.2 研究范式
研究范式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群体具有的共同信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行为方式。
1.1.3 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种学科,其研究范式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有学者认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来看,教育经济学属于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学科,是人文经济研究范畴。
1.2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认识学科属性有利于学习知识和研究学科内容,采用正确的范式。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是学者们较关注且存在一定争议的,有学者将它归为经济学科,有的则归为教育学科,不同学科属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不同。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争议,多数学者都认可教育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1.3 两种主要研究范式
1.3.1 定性研究范式
定性研究可以说明解释及预测某种客观现象,研究方式主要是实地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优点是资料丰富,给研究者更大的诠释空间,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存在人力成本高、研究结果缺乏广泛性和普遍性等缺点。
1.3.2 定量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范式是指采用统计、数学或技术等一系列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考察和数据分析,定量研究主要通过相关数据来证明某一论点的正确性或通过数据分析原因。优点是研究结果可量化且可信度较高,数据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小。但研究方法多样性和研究者驾驭能力有限性造成已有研究成果可能会前设不清晰、设计不严密、研究方法运用不规范等现象。
1.3.3 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的区别
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说明为主,而定性研究则主要以文字阐述为主。判断一篇文章是否使用定量研究不仅要看是否引用数据,还要看是否采用方法分析数据,若只引用数据,而没有分析则是定性研究。
2 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教育经济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大致兴起于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呈现不同的风格,国外研究更注重方法和理论,国内研究更注重问题和对象。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经济学权威期刊的发文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国外教育经济研究范式多集中于解决微观问题并分析数据提出措施,而国内多侧重于宏观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着重分析大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范式都呈现定性与定量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2.1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对我国研究可以起到借鉴和帮助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国外教育经济学权威期刊《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发文,对国外教育经济研究范式及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1.1 研究内容
对近一年来国外发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其研究大多以人力资本为理论基础,研究教育的投资收益比较,并以此为主线,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供求平衡以及学校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表一 国外教育经济学发文主题统计
主题
教育 收益
教育 效率
教育 投资
教育
资源
学校 效能
教育成本与收益
教育 计划
教育市场
数量
42
30
28
12
10
9
9
8
2.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主题的统计,我们发现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大多采用定量分析,利用一些回归线性分析以及构建模型等数量统计方法来研究某一具体问题,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并能根据数据分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建议。
2.1.3 研究力量
据统计,国外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国家,地域分布呈垄断形势,且研究人员多为经济学类学者,经济学机构占总研究力量的71%,而教育学类才占10%。如发文人次国外教育经济学发文国家统计:美国1056人次为52.72%;英国162人次为8.09%;荷兰71人次为3.54%;澳大利亚70人次为3.53%;
2.2 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我国教育经济学“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研究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选择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问题展开研究。目前国内教育经济学权威期刊有《教育与经济》、《教育经济评论》等。通过对《教育与经济》近十年的669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目前教育经济研究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2.1 研究内容
从近几年发文统计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教育投资、教育管理及教育资源等方面。总的来讲,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大致相同。但国内研究内容明显没有国外研究的细致且贴切实际。
表二 《教育与经济》近十年发文统计
主题
教育投资
教育管理
教育收益
教育资源
教育发展
教育效率
教育财政
教育成就
教育需求
教育成本
人力资本
其他
数量
164
107
94
56
40
20
17
14
14
10
11
44
2.2.2 研究方法
从《教育与经济》近十年发表文章分析来看,我国近些年教育经济研究方法从最初的集中在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范式转变。以精确的量化分析代替模糊的文字描述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近几年在向定量研究范式方向转变,但研究着眼点太广泛,定性多定量少,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应不断完善研究思路,拓宽研究渠道,丰富研究方法。如:《教育与经济》发文研究方法统计:定量研究357篇;定性研究176篇;文献法48篇;比较研究法26篇;
2.2.3 研究力量
通过对国内关于教育与经济期刊的专业机构属性进行统计,总数量共669份,其中教育学属性共有315个,约占47%,经济学属性共有126个,约占19%,而管理学属性的机构只有48个,约占7%。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力量多分布在教育学研究机构。
从《教育与经济》发文统计的省份分布来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力量与国外地域垄断情况基本相似,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其中北京市151篇,湖北省136篇,江苏省57篇,湖南省41篇。因此,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力量的地域分布也相对集中,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他省份研究较少且取得成果不显著。
3 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差异
3.1 研究主题的差异
回顾国内教育经济学产生及发展历程,有研究者发现教育投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贯穿各时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更多的研究内容则不断变换,呈现出实用性、多样化和时代性特征。教育投资占所有研究主题中的大部分,与之前研究者分析的研究内容也相吻合。近年来,教育经济学不断从过去单纯的宏观研究,向省际区域研究、学校发展研究等方向发展,但总体上还是侧重于较为宏观的层面。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较丰富,且切入点很细,通常是以某地区甚至某学校为研究对象,得出一般性结论。国外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教育收益、教育投资等方面,都与教育经济效益有关,因此国外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多与经济密不可分。
3.2 研究方法的差异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逐渐从定性研究为主转为定量研究为主的形式。但是国内的研究大多比较宽泛,虽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还是脱离不了定性研究的思维惯式,且使用的都是较简单低级的定量方法。
国外从教育经济学产生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完善。加之国外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大都采用较高级的定量方法,且研究切入点较小,数据便于收集统计,结果较准确。
3.3 研究主体的差异
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机构也呈现较大差异。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机构教育学方面的机构占研究机构总量一半,而经济学机构数量只占总量的15%,管理学只占8%的份额。而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则大多属于经济学方面的机构,总量是教育类机构的3.5倍。
4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启示
比较不是现象的罗列和介绍,而是要找出其异同约束条件和共同的规律。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异同点进行比较,对我国未来教育经济学发展得到启示。
4.1 放眼世界,立足本土
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和方法,应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在研究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把“教育投入—教育资源利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发展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当作整个系统来尝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科体系。
4.2 理论与实践并重
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生产过程,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教育经济的研究首先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重视教育与经济的理论联系,构建多重学科知识基础的理论框架,才能保障教育经济学在问题研究实践上上不会失去根基。
4.3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离不开定量研究的数据支撑,定量研究离不开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定性与定量互为表里,共同作用于学科研究中。不能盲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要将教育学相关原理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完善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思路。
4.4 加强学科交流,培养综合性人才
人才难得,尤其是交叉学科领域,精通教育理论又熟练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人才很少,单一学科背景知识人才限制深层次的研究。加强多学科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教育经济的发展。随着交流形式的完善,交流的程度将有所提高,学术合作的力度也会有所加强,学科研究的质量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夕.浅谈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发展轨迹[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5)
[2] 黄维,陈勇.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知识图谱[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6).
[3] 李桂荣.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之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9(06).
[4] 王善迈.创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科体系[J].教育与经济,2012(01).
作者简介:苌梦可,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