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美论中国艺术的本体
文/刘欣
在方东美看来,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与中国人的宇宙观是息息相关的,他指出,中国人向来擅以独到的生命眼光观照世界,因此万物含生,宇宙绝不是一个机械的物质领域,而是一个活跃着生命意趣的理想空间,其中充满着善性和美感。中国艺术的形而上的内蕴和意义,方东美是十分强调的,他甚至认为,如果人们不首先了解儒道两家上述深微奥妙的宇宙观与人生哲理,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艺术,更无法对中国艺术中的一些特有现象作出解释,从而必然在审美经验层面与中国艺术相隔膜、相分离。事实上,在方东美看来,中国艺术中永远流淌着一股盎然生机和灿然生意,这种生机与生意即是宇宙生命所透显的,是对天地万物之美的传达,究其根本在于普遍生命的流行变化与创造不息,这直接而突出的表现为中国诗词、绘画等艺术当中潜藏的机趣。对与中国艺术中的这一特殊内蕴,方氏做了两方面论述:
一方面,“天为原创力,天之时行,刚健而文明;地为化育力,地之顺动,柔谦而成化。天地之心,盈虚消息,交泰和会,协然互涉,盎然并进,即能蔚成创进不息的精神,当其贯注万物,周流六虚,正如海水之波澜无定,浩浩长流,一脉相承,前者未尝终,而后者已资始,后先相续,生化无已,故能表现无比生动之气韵。这种绵延雄奇的生命之流,曲成万物而不著迹象,正似水波之影,载阳之春,可以充分表现无比焕发之新机,故其创造活力气脉幽深,当其含弘光大,钩深致远,即能气概飞扬,深具雄健之美;其德日新,万物成材,即可以贞吉通其志;人类合德,光辉笃实,即可以中正同真情”;另一方面,方东美还突出强调了这一绵延雄奇的生命之流对艺术的直接影响,他指出:“最重要的是,这种雄奇的宇宙生命一旦弥漫宣畅,就能浹化一切自然,促使万物含生,刚劲充周。足以驰骤扬厉,横空拓展,而人类受此感召,更能奋然有兴,振作生命劲气,激发生命狂澜,一旦化为外在形式,即成艺术珍品”。因此中国艺术所表露的酣然生意与陶然趣机,即是对大化流行劲气充周的一种描绘,它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所在,正是它显露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重要不同,显露出中国艺术独具特色的风貌与魅力,即“中国的艺术家尤擅于驰骋玄思,在创作中宣畅气韵生动的宇宙机趣,所以他们透过艺术品所要阐述的,正是对宇宙之美的感受,要将一切都点化成活泼神妙的生香活意。”
中国艺术与宇宙人生的相通性已如上述,那么作为一名以营造古典艺术审美为业的中国艺术家,他又是如何将这种宇宙的生命劲气以钩深致远之艺术心灵活化在艺术作品当中的呢?方东美指出,在此过程中,关键在于艺术家内心对宇宙本体及其生成状态的体认与把握,“大艺术家之所以能创造,其创造力取之于天、取之于地、取之于宇宙本体,将宇宙本体一切创造力把握住,拉到自己的人格中来运用,如此一来,人的创造直可与天地之创造比美”。由此可见,艺术家如欲展露天地之美,关键即是要从内心深处体会和理解“天人合一” 之道,从而与宇宙的创造活力相配合,与之一体俱化,以显露同样的创造,渲泻同样的生香活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艺术经验已经与人之生命体验合而为一,并直接证成天地大有生生创造又蓬勃筋腱的活力,“艺术经验所体验者厥为美,其要义在于生命之自由创造,而且以所创造之作品,做为对于蓬勃大有的原始经验之直接表诠。……以大有之创造力为最后依凭,艺术心灵亦奋一己之创造力,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与此同时,上述这种创造是活泼泼的,并因其缘于宇宙生命本身而能够永葆生机,绝不枯竭,由此必然展现出一种积键为雄的艺术精神,以达济润焦枯的艺术效果,“艺术精神乃在生命情调中孕育而成,而生命之创造则在于体合蓬勃大有流溢的创造之悦乐精神。生命的情调密合于大有创造之无限乐趣,个人才能超脱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超脱悲剧之感,洗涤我法之执,而顿入‘道通为一’之境。”
由此亦可见出,中国艺术在其根底里是崇尚自然,反对用力,避免雕琢的,它是人返归于自己的生命本源进行深心体味及自由创造的结果,因此深具超越情怀,人在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内在的顺畅和适意。实际上,方东美认为,艺术的妍妙之处正在能够激发人们心底最真实、最丰富、最深邃的生命精神,因此中国的文学艺术家对“生”均充满着无比的虔敬尊重之情,将之视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理想之所在,“在诗之真实性中的生命,或在生之创造性中的诗情,或在都与文化的每一层面,息息攸关。”
项目基金: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代新儒家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以方东美为例”(编号:14JK2131)。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