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的研究 ——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6 21:25:30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46 次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的研究

——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

钟楚怡,黄 静,张伟洁,周桢庭,余伟钧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学生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密切基层学生的桥梁,是大学讯息第一只耳朵。无论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引领、基层组织管理、典型示范带动上,学生干部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便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根据其作为民办高校所独有的特点以及目前该校所实行的教育与管理方法出发,以“如何教育与管理”作为落脚点,站在基层学生干部的立场,从个人、学校两个层面进行阐述,根据其问题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挖掘出好的教育与管理办法,同时也从根本上了解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对于教育与管理方面的需求,进而提出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方法改进与创新之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当前的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视阈,为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学生干部;教育;管理


学生干部是民办高校学生生活与工作中的佼佼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先锋队,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的日常工作与运转,是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最不可忽视和最重要的一环。完善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与品质,有利于民办高校更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使得学生与学校之间搭建的沟通桥梁更为坚实与稳定。

1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是具有独特个性与想法的“95”后,个性、张扬、自信”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成长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涌入使他们思想开放,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且具备上进心和学习的积极性。“95”后的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收获者,对比前辈,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乐于颠覆传统思想,颠覆主流观念,对于许多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该校学生干部在学生当中占比达到26%-30%,是一支极为强大的管理力量,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先锋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体系成效的重要标志,但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干部具有其特有的问题。

1.1 自我意识太强,团队责任意识薄弱

民办高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成长在中产阶级家庭,无论是在家庭的过度溺爱的影响下,还是在社会发展水平快速的运转下以及个性化文化超越集体文化的影响下,都容易导致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漠不关心”,责任意识薄弱,不愿担大旗,害怕担责任,这些在学生干部身上也有不少体现,重个人名利,轻服务意识,多形式主义,少吃苦耐劳精神。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生干部的职责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当中出现副职学生干部因怯于承担责任而当起“甩手掌柜”,把绝大部分的责任推到“部长”、“班长”一人身上,体现出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组织的管理。

1.2 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会等组织的宗旨是“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即学生干部为服务者而并非权力者,而是服务者,许多学生干部对自身的定位错误,而导致日常工作当中把自己当领导,滥用私权的情况。由于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的影响,使得容易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1.3 心理脆弱、受挫能力不强

心理脆弱不仅仅是广东培正学院等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问题,而是95后普遍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学者认为,90后是缺乏挫折教育的一代。他们尚未具备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一旦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也体现在学生干部日常工作当中遇到压力或困难所出现退缩或崩溃的心理状态。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会主席团考核为例,许多候选人因工作压力而选择退出,甚至全员退出,这使得学生干部的管理与教育面临极大考验。

1.4 学生干部忽视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

学生干部有着另一层身份“共青团员”,共青团员是指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要求服从于共产党的领导,和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一样,要求共青团员有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政治素养是学生干部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根据针对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干部政治素养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78份问卷中答对所有政治基础题的学生干部仅占比43.9%,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政治基础题答错率达34.5%。可得出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对时事政治的认识程度不高,了解不深,甚至大多数学生干部认为政治与自己没有直接联系,因而忽视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学生干部缺乏政治素养必定会难以带领其他学生提升自我政治素养。学生干部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自身发展,容易导致学生干部工作仅是表面形式工作,并没有把实际问题解决,不利于学校对于学生干部的教育与培养。只有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才能够把握祖国前进发展方向,才能更好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实现社会价值。

2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根据全国各大高校关于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与教育的相关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培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积极成果。多年来,在学生干部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系统的管理模式,使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在职责上既有分工,又有职能交叉,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交叉网络。通过各种途径的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校园的各个领域中出色地完成了各种重要的任务,在学校基层党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自身也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得以健康成长,实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学生干部和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

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该校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已有十多年的经验,已形成了一套针对该校学生干部培养系统并有效的管理方法,学生干部已成为了该校日常运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他们活跃在校园活动的各个角落,是同学们所信任的领导班子。但该校对于学生干部的教育与管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2.1 学生干部综合素质高,但忽视政治素质教育

广东培正学院致力于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多方面的教育机制,但从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干部政治素养的相关调查问卷数据可以看到学生干部缺乏该有的政治素养,学校应加大力度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仅仅任务性地去开展教育工作,应当深入基层学生干部,针对新一代学生干部的认知情况,开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干部政治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工作。

2.2 学生干部的使用程度高,但后期教育匮乏

学生干部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校风建设、校文化建设以及校园活动组织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一定能力的提升,但学校对学生干部的技能与业务教育匮乏,在广东培正学院的学生干部日常工作可体现一二:学生干部任期一般仅为一年,而学生干部前期培养缺乏,导致学生干部做事靠感觉靠前辈经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摸索出工作的规则和方法,这不仅使得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当中容易出现纰漏,且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对于学生干部的业务技能的掌握也是大打折扣。

2.3 学生干部管理重视度高,但管理业务水平滞后

广东培正学院对于学生干部的管理极为重视,但仅停留在表面上,对于学生干部管理方法存在漏洞,目前仍然是在“补漏”的状态,对于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预见,有一定的波动性。未能真正从学生干部的自身能力素质上提高,使得往往只能通过局部问题去解决,仅完成单项工作任务或例行检查,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干部的职能。学校学生干部管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干部没有相对应的管理办法,仅从上一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的经验出发来进行下一任学生干部的管理,这种管理办法难以看到学生干部管理当中的关键问题所在,仅从上一任的工作问题着手,始终都不能抓住管理问题的根源。后期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实施上存在问题,无法量化学生干部的工作成绩,导致学生干部内部出现干多干少都拿一样奖励的问题,这在客观上导致学生干部干劲不足,容易相互推卸责任,还常常引发学生干部之间的矛盾及不良竞争,削弱了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的战斗力,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而且也影响了其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4 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完善,但后期人才流失严重

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干部的前期选拔机制相对完善,其选拔分几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宣传、报名、面试、考核、试用、正式录用,层层叠进,每个环节都做得扎实,领导和学生干部都极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相比较于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的严格,学生干部退出机制便显得随意。根据《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守则》相关条例可看出一二,该守则仅有学生干部选拔与任用、培训、管理与考核等相关条例,但对于学生干部的撤职与辞职却没有明确规定流程,导致有些学生干部中途轻易退出的情况愈显频繁,且管理层面对类似情况仅停留于简单沟通而没有更有利的方法留住人才。近几年学生干部整体素质的下降于人才流失有很大的关系。

3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素质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干部政治素质

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必须以强化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为关键。强化学生干部素质教育,针对学生干部所缺乏的政治素质的培养,需建立健全的学生干部素质教育机制,只有系统化与专业化的素质教育体系能够全方位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第一,举办思想交流与问题研讨沙龙,在专业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思维的碰撞,对形式与政策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政治素养。第二,合理利用网易公开课、cctalk等教育平台对学生干部进行管理与教育,尽量激发学生干部的学习潜力与创新能力,多方面了解各个层面的不同观点,以促进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我提升的觉悟。第三,学生干部的学习由“浅”至“深”,并结合时政焦点进行学生干部教育。即以深化团组织建设与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为重点,构建全程性的教育体系,改革团课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创新中引导学生干部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第四,建立团日活动资料库,借鉴前人的团日活动形式来不断创新新的团日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干部与党团的亲密度。此外,建立学生干部学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使学生干部在热点学习与再教育互动中逐渐形成自主意识。

3.2 建立学生干部技能培训体系,帮助学生干部综合技能水平提高

在学生干部考核前期应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如办公软件的熟悉操作、策划书培训、演讲培训、礼仪培训等一系列针对学生干部业务所需而进行的相关拓展培训,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效率和水平。让学生干部当起来有所获有所得,有利于学生干部日后的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3.3 建立管理评价考核制度与监督机制,促进学生干部良性发展

在广东培正学院本所制定的学生干部考核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现今学生各方面需求的现实情况,提出更为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机制与监督机制。没有配套的考核与监督机制作保障,便无法对学生干部工作进行量化评鉴,因此,建立管理评价考核制度与监督机制,对学生干部之间的良性竞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的评选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第一,学习成绩;第二,工作贡献,可通过职位贡献以及所参与的工作贡献进行考量;第三,自身能力素养,可通过指导老师评语进行参考;第四,任职期限,需任职一年以上。有奖必有罚,除根据《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守则》相关条例所定量的处罚,学生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具有可行性的奖惩制度。

3.4 完善学生干部任期体制建设,锤炼学生干部责任意识

在《广东培正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守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学生干部任期体制,重点把握学生干部考核以及退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人才的有效培养,对于人才流失的问题提出有效方法。第一、建立学生干部考核机制,在学生干部任期期间应设置定期的相关考核,从学生干部的综合技能到思想素质进行一系列考核标准,可通过指导老师对于学生干部表现进行定期的评分,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干部薄弱部分进行相关教育。第二、建立学生干部退出机制,在学生干部任期期间退出的问题,应设置相对应的挽留手段与退出申请制度,可通过层层考核推断该学生干部是否具备胜任其职位的素质,利用相关的考核数据增加学生干部自信心与激励其不断提升自我。根据实际情况推断该学生干部可退出任期,应有相关申请流程确认其退出原因而非仅告知管理层便草草退出,有助于学生干部任用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3.5 建立多样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干部思想觉悟

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需要寻找学生干部教育的切入点,以增强学生干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需创建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模式,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创新思维的特点,举行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广东培正学院针对学生干部所进行的多样化教育形式值得借鉴:“市场林”植树活动已历经18个年头,以传承为名,以责任为姓,在增加学校绿化面积的同时提醒学生干部服务精神。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体现了学生干部的奉献精神;针对学生干部教育方面所创新的“菁英计划”系列教育活动,立足于学生干部的根本需求,创立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学生干部拓展活动,有利于学生干部提高干部觉悟,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学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以此为基点,大力推动更多创新教育模式,听取学生干部自身发展需求以及他们的创新想法,促进民办高校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进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4 结语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是由学校直接管理的先进学生群体,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有关学生干部管理与教育的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与管理方法在不断研究中逐步完善,提高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也能在同学中起模范表率作用,能在高校的优良学风、校风建设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万敏.”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I).

[2]  林诗峰.新形式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1).

[3]  张际峰,徐博,朱其永.高校学生干部建设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2).

[4]  宋烨.高校干部选拔与管理并重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5).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