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师角色定位及素质提升分析
文/王鑫
摘 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高校舞蹈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素质提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采用回顾性的文献分析与讨论等方法,展开相应的论述。通过提升音乐素质与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完成对高校舞蹈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再从注重肢体语言训练、加强舞蹈示范表演两个方面,提升高校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舞蹈教师;角色定位;提升素质
目前各个高校的舞蹈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角色定位,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所以,教师不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与时俱进,还要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扩充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表达能力,还要具备前瞻的眼光和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舞蹈教育的发展。
1 舞蹈教师做好角色定位
1.1 提升音乐素质
深厚的音乐素质对于一个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舞蹈与音乐之间相互升华,从理论上来说,音乐听觉性质的艺术,在音乐中主要包括旋律和节奏,而舞蹈是视觉艺术,将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将舞蹈完美的提升到一个境界。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音乐如果,教师所选择的音乐对于学生练习舞蹈具有重要的联系,如果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旋律可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进度,因此能够看出舞蹈节奏的处理对提升学生的训练技能。处理舞蹈的节奏,提升学生自身的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在编排一段舞蹈的过程中,在进行选择音乐的过程,如何完美的将音乐融入到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快的学习到技能,这都需要舞蹈教师具备具有较深的音乐素质,只有教师具备较深的音乐素质,讲音乐完美的融入到舞蹈中才能有机的讲编排出舞蹈的故事和灵魂表现踹,因此舞蹈教师应该不断努力专研,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才能在舞蹈课堂上将舞蹈的专业知识和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意义[1]。
1.2 提升专业素质
舞蹈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讲表演示范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亲身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重要中,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准确的将舞蹈动作的内容揭示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只有将学生的思想思维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有机的开发出来,才能促使学生认真的投入到其中,将情感融入到其中有感情的进行表演[2]。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在当前的舞蹈教学环节中,相关的高校舞蹈教育者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态度,并重视对高校学生民族文化,特别是舞蹈文化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有利于当前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高校舞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舞蹈文化等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其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发挥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还能明确自身的教学角色,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 提升舞蹈教师综合素质
2.1 注重肢体语言的训练
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时,对节奏的感受要通过身体肢体动作的连续训练来获悉。高校舞蹈教师在引领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将身体动作展现出现不同的节奏,例如:拍腿、拍手、跺脚、手腕花等。教师在引导的前期可以先为学生做个示范演练,在学生对舞蹈的节奏有了丰富的经验后,再让他们自由的用身体肢体动作,将舞蹈节奏展现出来。同时也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展示表演,之后教师将学生的表演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同时也能让家长感受到学生在学习舞蹈时的气氛,让家长学会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3]。另外,在进行韵律的活动中,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合作协调意识,使得合作协调的技能不断增强。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由于年龄的不同,以及身体的发育程度也不同,对不同学生的培养方式也就不同。在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身体肢体、眼神、表情和同伴之间合作、交流,另外也能更多的展现出运用身体肢体对于音乐的积极性。在同类的主体内容、音乐,让学生努力的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不同的动作。
2.2 加强舞蹈示范表演
提升高校舞蹈教师的音乐素质,才可以在课堂上把音乐相关基础理论,与舞蹈专业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使高校学生可以在实践当中,感受到音乐的价值与意义。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舞蹈教师的示范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形象的感受,惟有老师正确地对舞蹈动作的思想内容进行解读,并对舞蹈动作,进行剖析与处理,高校生才可以准真切的感受到源于舞蹈的特殊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开发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立体的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当中,进而声情并茂的进行表演。除此之外,在舞蹈的教学当中,负责示范表演的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舞蹈表现力,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并能够对节奏进行精准的把握,还懂得应用准确的方式,对舞蹈的艺术魅力进行完美的呈现。在感动自身的同时,也可以感染到学生,进而使学生的高尚情操受到熏陶,使学生运用优雅动人的动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上,并充满感情的舞蹈,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力。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愈加重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高校的舞蹈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通过舞蹈可以塑造出完美的身形,还能够养成良好的审美素质。而且通过舞蹈的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正因如此,便对高校舞蹈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高校舞蹈教师进行角色定位,以及素质提升便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舞蹈教师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并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进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新时代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仲晖.高校舞蹈课钢琴伴奏教师素养提升路径探讨[J].黄河之声,2016(05).
[2] 张灵燕.陕西省高校摩登舞较拉丁舞发展滞后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 周晓丽.高等专业院校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养的构建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2016.
(作者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