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以南昌市为例
文/吴丽
摘要:基层公共服务中心,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和效用,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公民精神文化层面内容,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发展统筹和小康社会全面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涵界定:
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要是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主要设置为乡镇和社区两级,整合了文体活动室、活动书屋以及讲堂等设施资源,统筹并完善了各类服务网络,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起到了丰富公民日益多元化需求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另外,推进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 当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了解到,目标到2019年,江西省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完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截止到2018年2月,南昌市共有博物(纪念)馆18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0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33个,农家书屋1160家。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年均服务群众500余万人次。目前在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过程中,主要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和建设标准、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2.1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管理缺乏规划性
当前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意识,在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理念偏于传统,方式偏于单一;同时部分活动中心由于片面追求完成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官本位”作风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性本质和基层群众的合理权益。
2.2 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队伍不稳定
在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基层专业人才是落实相关政策和帮助基层群众理解相关政策和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执行者。在研究中发现,基层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综合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缺乏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服务理念。对进入本领域的工作人员缺乏标准的准入程序和制度;对已经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业务培训;由于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平台效应有限,更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
2.3 文化产品供给单一,文化服务理念传统
以南昌市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例,部分活动中心在传递政策信息和组织社区活动时,仍局限海报宣传、传单发送等传统形式,没有考虑到新媒体对基层群众在信息阅读和接收习惯上的变化,比如说.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服务系统。同时,从内容上都还没能提供真正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造成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不够,基层群众参与率低,文化服务满意率不高的现象。
3 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策略:
该部分主要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制度责任制,落实执行
3.1 创新运行管理机制
明确各方职责。在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各区政府机构和组织承担主体责任,整合资源,把面向基层的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纳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合理配置、集中管理、优化服务。建立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由市、县统筹规划,乡镇(街道)组织推进,村(社区)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县级政府要结合省、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重点围绕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行方式、服务内容、人员管理、经费投入、绩效考核、奖惩措施等重点环节,制定工作准则、工作人员名册、开展活动登记表、服务规范等规章制度,健全标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现设施良性运转。
同时,要保障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逐步推动体育馆(场)、科技馆以及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向社会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并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3.2 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完善基层工作人员编制和福利制度,引进专业服务型人才,提高基层服务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对文化管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的完成和实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目标;另外,也可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保障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南昌市为例,到2020年,全市文化志愿者团队达到100支以上,每支团队拥有100人以上的文化志愿者,平均每位志愿者年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整合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建立南昌市群众文化总团。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群众文化团队超过3000支。
3.3 创新信息服务方式,丰富基层居民公共文化参与方式
构建“互联网+”平台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充分结合当地基层群众需求特点和移动社交平台特色,可以向基层居民展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内容,可要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
积极建设公共文化数字终端。积极推广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现代传媒服务系统,实现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在线”(网站)、“在手”(微信或手机APP)、“在场”(全景触摸屏)、“在云端”(南昌公共文化云)等多种形式的共享,方便群众通过不同方式体验和享受文化服务。以南昌市青山湖为例,青山湖区依托“互联网+”平台,引入“文化淘宝”“文化超市”模式,不仅提升了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也能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