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融资问题探究
文/余佳卉
摘要: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企业的迅速发展。而大型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大型企业飞速增长的背后同样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许多企业都面临着随时可能资金短缺的现象。那么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通常会通过企业融资这一方式来筹措企业发展资金。企业融资是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的一个过程。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是大型企业稳定且快速发展最重保证。
关键字:资金链;企业融资;风险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原动力,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保障。他们之间相辅相成,而融资的目的。实则是企业发展,企业再融资,企业的再发展。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企业用最小的代价去进行筹措,筹措合理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用于公司运转;当资金盈余时,企业用最低的风险、合理的期限投资出去,取得资金的最大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关系。
1 大型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企业融资方式比较少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中,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和股票有着十分严格地限制,但是这些企业实力比较强,类似于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提供给这些客户,这是他们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因此大多数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支持。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和渠道过于单一,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数据充分的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少渠道相对狭窄的尴尬现状。
1.2 大型企业融资利润空间在缩小
由于市场需求下行的压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相关费用都在大大的增加。以A大型公司人工成本为例,市场工作环境水平普遍上升,人工待遇已经社会需求的增加,企业面临招工难,职工流动频繁,用工成本增加,2017年与2016年同期相比,平均职工工资增加 20%左右,每月增加基层人工成本约 3000 万元。除此之外,还有相关费用,原材料成本,应交税费,以及营业外的损失通货膨胀等各方面社会因素,大型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地缩小。另外,内源融资主要来源是留存收益。而利润空间的减少,大大影响了留存收益的增加。增加了大型企业内源融资不足的可能。
1.3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普遍低下
由于我国金融财务方面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上岗要求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比如基础管理薄弱:聘请非专业人士,甚至完全不懂财务金融一点点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员来做财务职位;组织建设制度滞后:没有完善的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财务会计出纳等一一对应的客观单位;管理模式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企业乃至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上限和可持续发展。
从而提高了融资成本。
1.4 企业融资保障体系不完善
部分企业为减少相关税费或者利息,对银行、税务等金融中介部门,进行虚假会计行为,制作假账或者利用管理方进行违反会计准则的财务处理。这种缺乏诚信的行为造成金融机构与企业关系之间的恶化。没有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双方的利益。为防范风险,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在为企业放贷时,要求企业额外支付账户管理费、融资顾问费、承诺费、信息咨询费、业务收费等其他融资费用,从而融资的风险提高,融资成本增加。
2 大型企业融资问题相关建议
2.1 加强企业内部发展
企业如今生存状态紧迫的市场氛围和强烈的市场竞争下,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商誉是相当重要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也要从企业自身素质信誉出发,只有企业的素质和信誉得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了,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企业利益,这样企业才能更多更好的筹集到资金。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为发展保存良好的信用潜力。企业应该要规范企业自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 健全企业融资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的弊端。制度的不健全也是融资难的影响因素之一。规范的企业融资制度,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减少融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益,规范的融资制度在融资过程的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融资行为的关键。我国融资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格局,这样才能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该,建立合理的机制,整合政府资源,放大资金投入效应;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探索创新融资方式,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3.3 完善相关政策
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完善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加大对大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完善财政金融机制。目前已经有市级行政单位在财政预算中已经安排扶持大型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为大型企业担保、贴息。在坚持这一政策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的数额,满足大型企业筹资需要; 积极建设大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大型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其次,政府加强与国有银行和地方银行的沟通。以政府推动、银行主导、大型企业参与的方式,研究制定符合本区大型企业实际的银行独立信用评级体系,适当降低大型企业贷款门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完善对地方银行的激励机制与业务指导机制。第三,建立大型企业信息支持体系,服务大型企业融资渠道拓展。切实为大型企业提供合法、便捷、高效服务。第四,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提高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关注大型企业的生存发展,引导大型企业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征信平台,创建诚实守信氛围。
3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市场上大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实际问题,找到相应的根源,得出了:方式少,空间小;政策少,融资难的结论。通过理论知识,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结合文献数据。总结出了针对大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建议:内部,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水平。增加利润从而增大留存收益,从而扩大内源融资的空间;外部,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只有多方面完善融资困境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融资平台及环境。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莉. A大型国有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6.
[2] 张春阳.商业银行视角下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4).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