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谈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8-08-16 21:47:29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39 次

浅谈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文/贾永平

摘要:自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以后,教学活动中教师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创新意识等。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几点策略,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策略参考。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具有更加抽象化的特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心理与身体发育尚不成熟,所以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往往缺乏自律性,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则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

1 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基本能力,良好的运算能力能帮助小学生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时,首先应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1.1 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

解决一道数学运算练习题时,正确的解题步骤是首先阅读题目,也就是审题,学生充分的了解了题目的含义之后,才能有效的抓住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掌握题目的最终目的,然后运用学生掌握的知识,解决这一数学问题。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当中,由于他们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在各个学科中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运算能力尚且不足,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时,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习惯。比如进行带有小数点的除法运算训练时,学生经常将“10.5÷5.5”看成“105÷55”,这是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的表现,这种现象往往导致学生计算结果不准确,运算能力下降,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小学生指出错误学生的错误原因,这样在全班中达到了警示作用,既指出了错误学生的错误之处,又使其他小学生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运算习惯,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提升。

1.2 加强口算能力训练

小学阶段学生形成的数学能力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越复杂,需要学生的运算能力越强,因此口算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问题:“我们班有23个学生,这天我们去食堂吃包子,老师吃了两个,同学们每人吃了一个,食堂3个阿姨每人吃了两个,那么我们一共吃了多少个包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脱离其他运算设备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形成口算的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2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不只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猜测、验证、观察与分析中提升数学综合水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原型来制定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应用到三角形图案的例子,然后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问题化的生活情境教学,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2 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习惯用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传授数学知识,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数学知识需要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所以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比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一些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四个边长度相加,而另一些学生通过得知长方形对边相等,采用长边乘以2加上短边乘以2的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积极鼓励学生的不同观点,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受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入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对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的作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数学知识以全新的视角展现给学生,比如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圆周率相关知识时,相学生举例说明古代数学家计算圆周率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办法计算出圆周率,创新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能综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天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43).

[2] 刘淑芬.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8(09).

[3] 谈洪志.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速读,2018(04).

[4] 吴巧巧.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J].发现,2018(04).



(作者单位:长春市农安县高家店镇中心小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