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徽州木雕历史悠久,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通过分析徽州木雕的艺术特征和艺术特点,了解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帮助。
关键字:徽州木雕;审美;文化内涵;艺术性
徽州木雕是以徽州为中心的皖南地区的木雕艺术,它始于宋代,明代得以迅速发展,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徽州木雕属于我国民间木雕史上的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徽州木雕应用范围广泛,多见于民屋、祠堂、寺庙等建筑装饰,题材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鱼虫、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它与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木并称徽州三雕,是徽州人民的伟大智慧的结晶,也是建筑雕刻艺术方面的一笔重要财富。
一、徽州木雕艺术的形成
徽州木雕与徽商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徽商崛起,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徽商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遵循儒家文化传统,在发家致富后回到家乡大兴土木,并以木雕技艺雕梁画栋进行装饰。因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所以在木雕艺术中更多的显现出了儒家文化的气息。
此外,徽州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徽州民间工匠艺人的艺术修养,也丰富了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段。他们将长期的工匠生涯中练就的精湛雕刻技艺与徽州的文化气息想融合,以木雕的形式来传播儒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木雕艺术。
二、徽州木雕的工艺样式与题材
徽州古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木雕工艺,主要出现在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拦板、华板、窗后、栏杆等处。木雕刀工精细,工艺样式多样,根据木材的不同特点,可采用雕、刻、凿、铲、剔等手法。在木雕制作过程中,通常不对木材刷漆,而是刷上桐油,这样做可以保留木材原本的颜色,体现出古朴自然的特点,更能防腐。
徽州木雕的风格多种多样,有的做工精细,有的粗放有力,有的追求对称的效果,有的则追求多层雕凿工艺的深度效果,有的简约,有的复杂。总之,木雕是工匠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制作的艺术品。研究徽州木雕,对了解当时徽州人的生活、思想、文化等内容有很大帮助。
木雕的选题很丰富,有的雕刻花草,令人赏心悦目;有的雕刻动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雕刻吉祥图案,象征着吉祥如意;有的雕刻古代故事,使人感到趣味盎然。主要分为以人物为主的有名人软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题材;以山水为素材的,主要是徽州名胜,如黄山、新安江及徽州各县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以动物、花木、图案为内容的,一般呈连续图样形式,亦能独立成画。
其中,以人物为素材的木雕,如:介绍宗教神话故事,“八仙过海”、“大闹天宫”、“猪八戒娶亲”等;代表朱子理学的“忠”、“孝”、“节”、“义”等内容,“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卧冰取鱼”等;描述日常生活的内容,砍柴的樵夫,待耕的农夫,牛背上的牧童等;刻画欢庆场面的内容,耍灯、舞龙舞狮、花船等。以山水为素材的木雕,选景主要为徽州名胜,黄山、白岳等,其次为徽邑六县风景。这些内容是工匠们熟悉的题材,因此雕刻起来自然得心应手,生动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窗户下方以及隔扇门中间的束腰部分经常是雕刻的精彩部分。如:徽州人所称的“槛窗衣”,它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民居木雕装饰。它指的是窗格扇下沿用平板饰以细腻的雕刻,它既能遮挡风雨,又增加了房间的采光性,可以说是美观与实用为一体。以动物、花鸟、诗句等为素材的木雕,工匠们利用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描绘缤纷的世界以及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如:龙作为汉民族的图腾象征,经常出现在徽州木雕的作品中,“龙”纹变化多端,有的左盘右蹙,有的腾空奔走。人们取“蝠”与“福”之谐音,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蝠在徽州的木雕建筑中多次出现。还有一些花草树木,石榴象征多子、桃子代表长寿, 牡丹表示富贵等。这些表现手法都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三、徽州木雕的文化内涵
1.徽州木雕体现了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
儒家文化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推崇的思想,它将“仁”作为整个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来又发展了“礼乐”传统。徽州的宗族社会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制定了严格的宗族制度和道德伦理规范。徽州木雕中也充分体现了其信奉的儒家文化思想,成为儒家思想在民间传播的重要渠道。儒家伦理道德提出孝悌的观念,把孝道作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治邦之基。徽州木雕中以“孝”为题材的作品有很多,如:“二十四孝图”、“岳母刺字”、“唐氏乳姑”等,都反映了儒家文化中的忠义思想。儒家思想精华的部分是中庸思想,它提出“中立而不倚”、“喜怒哀乐之未发”。徽州木雕中经常有“百忍图”的字体以及幅卷轴或立轴展开,上书一“忍”字,都体现了忍让、中庸的思想境界。
2.徽州木雕的美学特质
徽州木雕将美学元素充分体现在作品中。雕刻工匠们将日常生活、山水、花鸟、诗词等内容有机的结合,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并发挥其想象力,通过木雕作品来传达审美观念,体现了人们对人生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工匠们以刻刀替代了画家的笔,一刀一凿替代了画家的勾勒,以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各种造型,达到了艺术审美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也是徽州建筑具备了物质上的实用和精神上审美的双重功能。
3.徽州木雕对现代设计的一些启示
徽州木雕实现了艺术内涵与文化内涵的统一,使木雕设计沿着文化品格的方向不断取得发展。它积极吸收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表达了民俗、人文、价值观等为特征的造物思想。工匠们在木雕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全面的把握,对生态美、空间感、技术特点的统一规划,设计的木雕考虑了房屋的主次布局、光线变化、房屋功能,还充分体现了房屋主人的文化品位。徽州木雕首先考虑的是居民的使用功能,夏天散热、冬天保暖,慢慢的重视到它的美观、装饰功能。因此,在房屋的一些比较惹人注目的位置,木雕做工更为精细和复杂,而在一些次要的位置,木雕做工相对简单。
总之
徽州木雕是我国雕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观念、审美,其独特的造型设计,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是古建筑的装饰品,同时也是完整的艺术品。我们今天要保护好徽州木雕作品,借鉴其优秀的技法和设计,将徽州木雕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