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文/王蓉
摘要:词汇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词汇教学和学习感到困难、不知所措。词汇的储备量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紧密相关,如何提高教师词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掌握词汇的能力是英语教学应该解决的当务之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为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探讨该理论在词汇教学的应用和启示。
关键词:原型理论;词汇教学;高中
1 原型范畴理论
1.1 原型的含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学者们对“原型”这一术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原型指范畴内的典型代表,具有无标记性和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人们在识别范畴中这样的原型代表的时候,心智处理最容易,花费的时间也更短。当人们面对或识别一个范畴的时候,原型样本会首先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Wittgenstein认为,当人们掌握了原型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根据家族相似性的原则进行类推到其他的例子中去,从而可以了解到范畴所指的全部内容,因此一个范畴就是围绕原型这一参照建立起来的。Langacker(1987)对原型就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基于它们被感知到的与原型相似而被纳入同意范畴的。范畴成员基于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有程度之分。图式,与其相比,是一种抽象特征的描写,可完全与所定义的所有成员兼容。”另外一种解释是原型指范畴成员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Taylor(1989)认为“原型可被理解为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表征”。他认为实例不是原型,仅例示了原型。
1.2 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70年代,原型范畴理论最先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建立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在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了全面的挑战。经典范畴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受二分法的影响,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
20世纪 50 年代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Rosch和Mervis在 20世纪 70年代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建立了“原型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的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
Lakoff(1987)指出,原型范畴现象不仅存在于非语言的概念结构中,同时也存在于语言结构之中,因为语言结构与其他概念结构一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建立在相同的认知机制之上的。与此同时, Taylor(1989)也论述了可以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研究语言。他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阐述了多义词,词法(如词缀、词类)。Taylor的观点对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2 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词和词缀教学
Taylor(1989)对词和词缀的原型样本作了归纳。他认为英语中词范畴的原型样本应具有的五个属性是:(1)前后有停顿,可单独用作话语;(2)可有重音;(3)音位相对稳定,不随语境而变化;词的重音也相对稳定;(4)对相邻成分的选择要求不严格,形容词常被认为是至于名词之前的,而实际上它可以位于任何词之前;(5)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位移。英语词缀范畴原型样本应具有的五个属性(Taylor, 1989): (1)前后不可有停顿,即不可在词干和词缀之间插入停顿,也不能独立用作话语;(2)一般不重读;(3)其因为可受到所附着的词干的影响,或词干的音位也可能会受到词缀的影响;(4)在相邻词干类型的选择要求十分严格;(5)不能在句中独立位移,也不能随意省略。也就是说在英语中,词和词缀这两个范畴都各自有不同的原型样本。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不应该枯燥,一层不变地遵循教读、翻译、举例、记背这样一个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对词汇进行拆分式讲解,如词干和词缀。词缀作为一个范畴可以传递词的意义,如以-tion结尾的单词,其代表名词的含义;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un-, in-, im- 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角度的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交给学生技巧,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形成长时记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要求学生机械记忆。
2.2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一词多义教学
一个多义词作为一个范畴,其中包含了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这些意义之间都是通过范畴化关系相互关联的。原型意义即中心意义就是指在日常语言交际中词汇最稳定、最容易记忆的最初的含义。而边缘意义则是在原型意义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在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都具有多种意义,一个词汇具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任意的, 彼此之间具有相似性,遵循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应该善于总结和归纳,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不仅是出于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考虑, 同时也为了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要求教师在讲解多义词时,应重点讲解词的原型意义,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意义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重点突出、融会贯通、最终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3 结语
词汇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能力息息相关。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方法改变机械枯燥地记住词形和词义的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于基本范畴词和基本词汇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词的不同意义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进而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提高学生词义学习记忆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