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谈高校就业与高校就业指导
发布时间:2014-09-18 09:56:3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83 次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日益被关注。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多方面。事实证明,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着高校的发展, 还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巨大作用,因而更是受到学校,国家、社会的重视。因此, 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就高校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  就业  就业指导

一、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分析

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而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伴随着间歇的金融危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是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

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2011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向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就业工作走向市场化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将以全新的就业指导理念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益尝试。

当下,在供求双方自主选择的前提下, 高校毕业生究竟需要不需要就业指导?

答案必然是肯定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与高校提供的帮助处于失衡状态。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接受就业教育与指导有必要和非常必要, 72% 的被访者认为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不完善。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引导者,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该做什么?工作如何去开展?怎样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些问题都是急待解决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地改革, 然而仅局限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讲、技巧的培训、协议的办理等被动的基本服务层次, 并未形成主动开创的局面。客观地讲, 这些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 但作用是有限的。

联系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的实际,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足之处是多方面,其中,缺乏一支稳定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当前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显著缺陷。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分析当前的现状,不难看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观念转变不够及时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时的优势也逐渐减小。但是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还停留在精英化时代, 自身优越感强, 不能够理性的面对现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过高, 将目光聚集在国家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上,求职择业时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二是缺乏自自立,散漫,且过分依赖父母和亲友,一些大学生往往以工作不理想为由,拒绝就业。  

2、供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致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二是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 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 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四是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

3、就业指导工作不够深入

就业指导工作时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深入。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对毕业生的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些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重视,具体表现在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配备数量不足,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欠缺,工作条件简陋,使得就业指导机构只能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无法实现应有的职能;此外,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咨询与指导,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就业指导需求。

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既具备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和就业市场的要求。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拥有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的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者队伍的教育和培养。专业化、专门化是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1、科学分析,不断优化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为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做到合理配置,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制定出符合工作要求的队伍建设规划。就业指导队伍应由就业咨询人员、就业培训人员、就业市场公关人员、就业信息技术人员和就业事务人员组成。就业咨询人员主要负责就业咨询和职业辅导,就业培训人员主要负责就业培训和就业讲座,市场公关人员主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信息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就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开发,事务人员主要负责就业中的事务性工作。

2、严把队伍入口关,保证队伍的基本素质

在就业指导老师的人员配置上应注重选择德才兼备、素质较高的人员,应坚持“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用人条件,保证队伍的基本素质。应增加心理学专业、职业辅导专业、具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的就业指导人员。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科学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业务知识。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下功夫掌握其规律、特点、方法和有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建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制度,使之达到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开展就业指导的再学习和再培训是保证这支队伍能够紧跟社会发展形势、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措施。对学生就业指导应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主要内容为和就业工作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有计划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理论培训、调研学习、工作研讨等途径对广大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就业教师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针对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中培训,邀请校外专家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理论、个体与团队辅导的技术和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培训。为积极响应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关于上海市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同时为加强学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引进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职业咨询师中级水平认证培训班,开办上海交通大学中级职业咨询师培训班,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和职业咨询理论、实务培训,从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上提升我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推动学校的就业工作。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