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对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影响
文/张冠敏
数控是中职技能竞赛中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举办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企业生产实践的深入联系,使培训教学与企业生产培训教学的内容相统一。同时为中职数控学生提供技能展示平台。以技能竞赛为指导,促进中职学校数控教学的整合,不仅是促进中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良好途径,也是促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提高的快速方法。
1 技能大赛对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意义
本次技能竞赛的组织者包括教育部、劳动保障、骨干企业、中职和技能评估机构,形成了趋势的多元化。竞争内容和竞争模式既映射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走向,又说明了现代制造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对中职数控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技能竞赛的展开,中职要积极寻求与行业的对接,加大技术、设备和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企业与高校之间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新型合作关系。
2 中职数控实训教学出现的问题
2.1 教学方向不明确
中职数控专业培养的是操作技能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应在时间和质量上完成基本操作,侧重学生安全文明操作和守纪律的专业行为标准。然而,针对目前的实践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培训时间的安排、课程进度的设置、教学策略的筛选,都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的标准。
2.2 教学模式形式化
数控技术是实用的,其教学内容是以机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为基础的。但目前,理论教学在中等职业数控专业教学中仍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操作技能却没有被重视。少数专业培训课程也是零散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家,学生知之甚少,仅仅只是做做样子,当遇到问题时,他们根本就无从下手。
2.3 缺乏教学评价机制
中职要注重实践教学,而不是理论教学。笔试成绩可以反映理论教学的评价,但对于目前的实践教学,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生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没有具体的学习目的。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对技能评价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引导,造成了主客体两极化。
3 优化技能大赛对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策略
3.1 创新方法,加强课程优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倡导“教、学、做”的教学方法,按照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安排实践教学,使各项实践培训任务与岗位任务相协调。使学生的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要选择典型的实训案例,以典型的生产场景帮助学生了解技能应用和创新的关键点。此外,本次技能竞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加工任务。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实践训练教学中适当地补充案例。以就可达到技术竞赛的标准。
3.2 提升技能,强化实训教学
中职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内外两种形式。其中,内部培训主要在专项培训室、综合培训室和培训车间完成,一般是个人技能的训练,外部培训主要是师生参观合作企业的过程。相比较来看,仿真实践和技能竞赛的内容比较接近,所以可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出更多的特殊训练项目,如数控铣削仿真训练中的铣削和孔加工等。在专业培训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加工产品与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数控加工质量的验证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此,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技能,使学生的工作有一个顺利的过渡。
3.3 建立机制,强化教学评价
第一,建立一个公开性的竞争机制。将竞争模式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形成规则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增加专业的实践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的环境中完成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第二,完成教学内容的实践竞赛。竞技训练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技能竞赛中的车床工人、铣削工人、加工中心操作和机床安装与维护五个项目分别对应技能竞赛为主线的培训教学,逐步完成实践教学;第三,实现教学方法的实践竞争。培训教学方法的竞争可以使技能测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优化中职数控培训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坚持不字饿的努力,并不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研究技能竞赛对中职数控专业的影响,发现技能竞赛对优化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具很大作用。(作者单位: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无锡江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