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小学生习作语言不规范现象
———以高年级学生为例
黎雪梅
摘要: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理应保存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扬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要做好此工作,就得从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抓起,特别是从抓起,其原因是偏远农村小学生习作语言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汉字书写不规范首先是文面潦草凌乱。部分学生对汉字书写没有严格按照笔画顺序,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或者平时习惯随意书写,导致字体歪歪扭扭,很不规范。对字体结构也没有一个大体上的把握,导致字体当中的某些笔画过长或者过短,不能够做到科学美观。其次是偏旁书写失误。偏旁部首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数高年级小学生对简单字体的偏旁部首书写经常失误。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和独体字的偏旁部首失误较多。使用频率较低的字在书写时偏旁部首的失误也不少。如:把“己”写成“已”,“戎”写成“戒”。再次是笔顺前后失序。小学高年级往往都是多笔字。在书写多笔字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到底是先写那一笔。这就是汉字书写所谓的先后顺序,被简称为笔顺。偏远山区小学生在左中右结构字体的书写笔顺前后失序情况最为频繁,经常是胡乱写,不顾及笔顺的前后顺序。最后是字体结构错位。现代汉语字体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体字,另一种是合体字。这里所说的字体结构错位主要是学生合体字的书写的情况。书写错位最多的是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体,半包围结构字体错位情况较少。2 词语使用不规范一是生造词语。学生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及自己已经掌握的一些汉字,并在形声字和会意字的影响下创造一些相似度很高的词。生造词语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上实现了创新。其次是违背了汉语造词原则。
高年级小学生生造词语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生造词语;一种是生造成语。如:
(1)想起多年前我的数学作业是抄同桌的写的,被老师发现后,老师当场愤火。(“愤火”一词表示意思是数学老师很生气,但这个词并不是人们经常用的词中的一种,是学生自己想象出来的词,虽然清楚地表达出意思,但是这个词语并不符现代汉语造词规则。)
(2)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导致整天愁眉皱脸了一天。(学生写出的“愁眉皱脸”属于生造成语,需要修改。)
二是误用成语。成语是小学语文必学内容之一,小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触很多成语。高年级之后,要求在理解成语含义的基础上尽量学会运用,在造句或者写作文时多使用。如:
(1)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下课后我们经常向数学老师请教数学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其他班级学习。( 成语“不耻下问”是说学问多的人向学问少的人学习。这个成语用在上面的句子里是不恰当的,这种成语使用不当属于错位的一种表现形式。)
(2)冬至,天气真的变冷了,让人感到忍俊不禁。(“忍俊不禁”表达的意思是忍住没有发笑,但学生在句子中想表达的是冬至之后天气会变冷,与忍住不笑意思截然不同,这种错误属于张冠李戴。)三是滥用网络词汇。互联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方方面面,网络词汇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词语之一。网络词汇的流行和特色受到了小学生的欢迎,他们在日常生活、习作中也常使用。如: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小学生园,我不小心蹭了其中的一个,他竟然哭个不停,现在的孩子真是伤不起啊。(选自六年级学生习作)
“伤不起”是网络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如今成为了小学生口头语,而且学生还将这些词语滥用到作文中,违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3 语法表达不规范第一是词类使用不当。小学生在习作时,常常分不清词类,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如:(1)今天气候很晴朗。(在这里把“气候”和“天气”混淆了!)
(2)您几位。这里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你几位”“您诸位”。
第二是表义含混不清。表义模糊不清也属于语法不规范中的一种,这与学生不了解字的意思有较大关系。如:
(1)老人直起身子,那张黑黝黝的脸盘顿时绽出那憨厚的道歉。(“道歉”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歉意”。)
(2)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拥有保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保密”不能作动词“拥有”的宾语,可改为“……拥有秘密……”。)第三是单句不规范。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小学生习作时使用最多的单句是主谓句,习作时常常缺少主语。如:(1)最近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这里的北京是谁去的?差主语,可以加个“我”表示为“我最近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
(2)这件事都赞成。(到底是谁赞成?这就属于一种不规范现象,缺主语。)
第四是复句不规范。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复句是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常见的错误是分句间缺乏密切联系、层次不清、关联词语的错误。如:
(1)月亮的光辉穿过云雾,广场像用银子铺成的。(两个句子间意义缺乏联系,穿过云雾的光辉怎么有那么强烈的亮度把广场照得像用银子铺的?所以说中间缺过渡。可以改为“月亮穿过云雾,把透明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的。”)
(2)我虽然下定决心好好弄学习,可成绩老是上不去,老师也经常个别辅导。(这里的一分句和三分句显然先组成一个层次,再跟第二分句组合。应改为“我虽然下定决心好好弄学习,老师也经常个别辅导,可成绩老是上不去。”)4 规范小学习作语言的矫治方法一是培养文字书写规范意识。语言文字书写的规范,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坚持说普通话,努力说好普通话,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时刻提醒学生端正书写态度,不写繁体字、异体字以及不规范的字,增强书写规范意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努力营造良好的书写规范氛围,起到积极的示范、监督作用。二是辩证地看待词汇的衍变。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不要刻意地去回避一些新出现的词汇,要讲明词汇的意义与用法,使学生懂之,用之,而不胡乱造之。教师尤要强调“言为心生”, “文如其人”,突出习作词汇的可用性,让学生把习作过程中会出错的词语牢记在心,懂得“写常用词、不刻意造生僻词、假词、网络词汇”。三是合理规避其它语言因素的干扰。目前,许多偏远山区,方言还是学生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方式,很多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方言的语言习惯给这些小学生的习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地方方言的盛行,让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四是开展灵活有效的语法教学活动。语法作为语言最核心的要素之一,语言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绕不开语法知识的学习。语法学不好,会直接制约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文教育就存在缺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难以落实。为此,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要使语法和作文产生协同效应,相互促进。在作文教学中结合语法知识,在语法教学中运用作文语料。
(作者单位:贵州铜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