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文/邱晓燕
为更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切实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参与至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当中。让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更好发挥其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率,让高职学生通过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灵活掌握更多体育运动技能。那么,高职院校究竟如何有的放矢的开展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呢?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展开浅要探究。
1 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内涵
所谓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即基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服务于体育教学的网络平台。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开放性等一系列典型特征。传统体育教学无论在内容亦或是方式方面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不利于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因此,建设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极为重要。
2 高职院校建设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具体策略
高职院校建设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符合体育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为更好促进高职院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建议如下:
2.1 调查了解学生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需求
高职院校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不能无的放矢,应基于高职学生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建议高职院校在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初步构想阶段,应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一系列方式,积极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具体需求。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需求时,应重点针对如下问题进行提问:(1)你希望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哪些功能?(2)你希望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哪些教学内容?开设哪些具体体育课程?唯有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基础上,高职院校构建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方能更符合教学实际,更好满足高职学生的具体体育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调查了解学生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具体建设需求时,调查范围不能过小,如若有可能应尽可能将调查范围扩大。只有调查样本足够多,产生的调查结果才可能更加贴近实际,才能更真实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
2.2 科学合理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队伍
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作,其中不仅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更涉及到体育教学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之前,应科学合理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队伍。基于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高职院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队伍应包括一线体育教师和计算机教师。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均具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教师,这部分计算机教师可在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计算机教师在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需积极听取体育教师的意见,在二者群策群力下共同参与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2.3 对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具体功能模块科学设计
高职院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具有如下子平台:(1)体育教学管理子平台;(2)体育教学资源子平台;(3)阳光体育活动子平台。其中,体育教学管理平台应具体划分为如下子平台:(1)成绩管理平台;(2)选课管理平台;(3)竞赛管理平台等。体育教学资源平台应包括:(1)精品课程资源库;(2)体育课件资源库;(3)视频资源库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学资源平台包括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丰富,更好满足高职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具体教学内容可包括:轮滑、游泳、网球、跑酷、滑板、围棋、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包含的内容只有足够丰富,才能更好满足高职学生的各种体育学习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具有互动交流功能。在互动交流模块,师生间可积极进行交流,学生可自由向教师提出问题,体育教师也可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职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更好满足高职生的各种体育需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需要注意的是,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让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更加符合高职体育教学实际。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职高专院校个性化体育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安徽省职成教课题(编号:azjxh17130)。
(作者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