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和声学的应用
文/彭勇军
对于钢琴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应当做好基础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声学的理论,运用和声学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进而可以更快的掌握和学习钢琴的方法。因此,要重视和声学并且做好和声学,为钢琴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1 现阶段当中钢琴教学中和声学需改进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受到教学方法和基础的教学设备限制,和声学教授的结果十分有限,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无法将和声学完好的运用到钢琴学习中,最后导致问题不断深化。
1.1 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钢琴教学中主要是大众教学法,一个教师带多个学生,也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育和学习之下,学生很容易对课堂产生抵触,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的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给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1.2 缺乏充足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目前,仍然有很多学校在教授钢琴理论课的时候使用的是黑板板书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由发挥性,同时因为板书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所以,我们在对钢琴教学当中应该注重和声学的教学手段,将枯燥乏味的和声学理论进一步的充实,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2 钢琴教学中和声学的应用作为基础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钢琴学习的趣味性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授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互动性,通过对学生引导和提高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方式,来丰富学生对和声学理论的研究,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曲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加深对和声学的理解。同时也应当鼓励学生独自创作或改变曲谱当中和声,并以小组的形式相互找出问题和经典的所在。这样的目的就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和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加能够培养学生面对曲谱独立思考以及分析创造的能力。
2.2 提高学生对钢琴演奏中和声曲谱的分析和辨识能力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身为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和声曲谱的分析和辨识的能力。
2.2.1 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在钢琴教学的过程当中,当学生习惯了一种曲谱或者旋律后,对于无旋律的伴奏容易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对此产生厌烦感。所以我们让学生从最为基础的和声曲谱联系做起,逐步加深和声学的难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意识。
2.2.2 加强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当中对于和声理论的教学并不重视或重视过度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对曲谱最初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偏差。而真正的教学方式应当是通过和声来更好的突出作品的风格情感。比如肖邦的作品,肖邦的作品往往都是通过丰富的运用和声来凸显出个人对浪漫主义的情怀与期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的让学生分析曲谱中的和声构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和声理论的认知。
3 随时运用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即兴伴奏的能力
3.1 重点提高和声理论,充分培养即兴伴奏的能力
即兴伴奏是在钢琴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教师教学中,教师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学生能否迅速的掌握曲谱的旋律风格以及情感。和声选择时候,应该注意作品包含的风格,从而结合现实更好的发挥出和声的作用。而教师也应当主动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产生太大的偏差,结合和声的各种搭配完成即兴伴奏。这样也能让学生在钢琴教学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学习。
3.2 增强和声织体的多样性,提高演奏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动引导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和声织体的多样性,感受不同作品的同时还要关注和声织体的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曲谱的特点对和声织体进行调整,提高即兴演奏的同时也能增强对学生对钢琴曲谱的理解。
当前,和声理论在钢琴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缺乏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充足的教学资源。而和声理论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的应用,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在注重和声理论的同时也选用更加经典的曲谱进行辅助讲解,提高学生对于和声的分析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伴奏的精髓,提高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