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低段小学生数学操作性学习的因素
郑慧蓉
摘要:幼儿阶段数学的操作性学习受到很大的关注,中低段小学数学的操作性学习则关注度较低,其实这方面也非常重要。在中低段小学数学操作性学习中的影响和制约因素非常多,常见的制约因素有学具简省方面的因素、操作材料选择方面的因素和教学反馈方面的因素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中低段小学生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教学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加以解决。
1 学具的简省影响和制约中低段小学生数学操作性学习
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小朋友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经常为小朋友们准备多种多样的学具,通过学具的使用来让学生对于数学教学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固记忆所学知识。到了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的中低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对于抽象思维和数理逻辑方面已经奠定了基础。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具可以做一些简省,甚至一些小学在中低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再使用各种学具。
这样的认识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到了学校的中低段,尽管学生的数学知识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毕竟他们仍处于低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感性思维仍然非常发达,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仍然不全面不系统。这个时候,仍然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具来给他们一些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海洋中逐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当然,这种学具未必非要以实物的形式出现,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图画、投影等代替,作为真实学具的有效补充。当然不管怎么样表现出来,感性直观、激发兴趣的学具是比不可少的。
2 操作材料的选择影响和制约中低段小学生数学操作性学习
如前文所述,小学中低段是非常需要一些学具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的。但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操作材料,如果通过这些操作材料的使用来激发中低段小学生的操作性学习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材料的选择不恰当,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缺乏兴趣,导致教学活动失去实际意义。
因此对于操作材料的选择上,要非常慎重。一方面,中低段的小学生不同于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比幼儿园的孩子要成熟一些,幼儿园的教具可以更多地考虑生活化、趣味性,借此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小学阶段,如果再采用幼儿园的那种过于生活化的学具,就容易使得教学活动称为玩耍课堂,使学具成为玩具,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如果学具过于抽象、过于成人化,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缺乏对这些学具的关注,课堂无法吸引学生,同样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操作性学习中,必须针对中低段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操作性用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地在教学中寓乐于学,使学生对操作性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的热情。
3 教学反馈的缺失影响和制约中低段小学生数学操作性学习
在操作性教学工程中,主要是有老师进行操作的主导,学生近距离观察为主。有的时候也会做让学生参与进操作过程中来,但是小学教学毕竟不同于幼儿园,没有那种让众多学生参与的课堂条件。进行操作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是否灵敏细致?对于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形成了理性认识?这些内容不仅需要学生们仔细地参与进操作性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成果进行检验。
检验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反馈。教学反馈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完成。教师在组织完成一次操作性学习之后,需要与学生们展开互动,通过学生们对于操作性教学的自我表述来观察学生们是否真正地理解了操作性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内容。在中低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有这样的两种错误的认识:第一,语言表达是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在数学课程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环节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二,中低段小学生表达能力还不成熟,甚至有的小学生对于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还不能够相对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在课堂上就会存在老师教完就宣告课程结束,而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却缺乏必要的教学反馈和考察的实际情况。其实这两种思想是错误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低段小学生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效果。(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阳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