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组合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经验小谈
文/段君梅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故事启发”,“情景再现”,“感情融入”等教学方法能收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如何把握教学方法,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减少死记硬背,突出灵活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当今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正面引导的缺失,学生个体差异参差不一等现实的存在,给教育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难以抗拒的困难。作为教师,只有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设法使课堂40分钟效益最大化,才能实现新课标要求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常用汉字的识写、课文理解和课外阅读、作文“四素”语句和短文训写,以及感知自然和社会等四个方面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从“细、情、新”三字上下功夫,同时课堂外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1 教学内容求细
对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课堂上,我力求讲细讲透,直到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如在教欢迎的“迎”时,学生一般易读成前鼻音,写时多加一撇,写成“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读音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迎”字拼音易错在哪儿?待学生有所领悟后,再让学生分小组或分男女组比赛读,引导学生看准读对。在教“迎”字的字形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迎”宇的形状结构、偏旁部首,然后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让学生跟着书空写,再提问:“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让学生闭上双眼各自在脑海里回忆迎的字形。待学生能拼会写后,引导学生给“迎”字组词造句。我先引导学生造句:如“我们欢迎班长上台介绍他的学习方法!”等,再让学生独个儿仿写。在这种方式启发下,全班学生都能快速地造出含义不同的各类词语或短句。对于易错字,只要教师注意从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逐层剥离分析和精细讲解,逐层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学生一般都能当堂掌握。
2 教学过程融情
教师教学投入感情,学生学习一定会有激情。这个感情指两个方面:一是善待每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差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问,我一一讲解,不分彼此;二是着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不板着面孔说教,尽量用肢体语言辅教。寓教于乐,融乐于教。讲解力求声情并茂,生动传神,使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在讲解“太阳的话”中“让我走进去、让我走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这句诗句时,为便于学生理解,我扮演成“太阳公公”站在教室门外,一边敲门一边大声呼喊“同学们,快起床,打开门,推开窗吧!”再边走进教室边说:“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美好的东西哩!”,这么一做,启发了学生思维,他们很快明白了文中诗句的含义。接着,我又充满激情地表述:太阳把花束、香味、亮光、温暖全送给地球上的人类,让生活在地球上每个角落的人们从身体到内心,都深切感受到了太阳的无私和热情,太阳公公这种无私奉献和平等待人的宽厚精神,你们感动吗?如果感动的话,请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诗句。学生也激情洋溢,满怀情感,大声朗读着。待学生感情朗读后,再拓展延伸提问:听着太阳公公的话,你们想说什么?学生纷纷发言,各自抒发感受,整个课堂情景交融,教学相长。一堂课下来,我常常汗湿了衣服,嘶哑了嗓音,但看到孩子们满意的笑脸,我的内心充满了快乐。
3 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就要开始学写作文了,这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是一大难点,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不会表达,会表达的大多不会书写。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说写课上,我采取“范练结合,训评同步”的方法施教。范与练,就是教师先例举词语或语句,再让学生模仿学着练写。训,就是引导学生在时间上反复训练和多次训练,在内容上多形式和多角度训练。评,就是先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再当堂点评。在具体的说写训练中,我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多向思维”的方法训练学生说写,也就是说,先教学生从写简单的语句入手,再教学生练写“四素句”,进而教学生练写故事片段和见闻短篇,一步一步练习,一天一天提高。练写简单句时,指导学生根据一个或把几个词语合理搭配组成一个内容完整、意思明了的简单语句。练写“四素句”时,指导学生必须把故事的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等四个要素交代清楚。练写故事片断时,让学生独自展开联想,多角度多层面发散。
每个单元的说写课,我除了逐篇精心批改并做注解纠错外,还要安排一节课当堂讲评学生的作文。先发给学生自评和交换互评,再有针对性地挑选几篇当堂重点讲评,启发学生修改不足,把内容写完整,把语句写通顺,把意思写清楚,表达得更流畅。对于写得好的句段和短文,我常精选打印成册,发给学生自享自评和互享互评。
4 是自我修养从严
教育行业有句名言叫“教给学生一滴水,必先拥有一桶水”。要想胜任教师行业,要想让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就要时刻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钻研教材教法,透彻理解新课标新要求,让自已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本着这一思想,我从一村小到城郊学校再到现在的市区小学,无论在哪里任教,不管教什么课程,我都坚持了解教育方针不迷向,苦钻教学业务不停步,尽量做到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教学业务上向优秀者看齐。教书育人,光荣任重。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在三尺讲坛上,我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党的教育宗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让可爱的孩子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东方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