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团学干部培评结合的管理新探索
文/席小芳 刘芳 王洁 邓微
高校学生干部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是推进学校科学管理的中坚力量。然而近些年高校学生干部出现工作懈怠、素质不齐、官僚作风渗入、辞职之势见长等问题[1],使得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一大工作重心。我国高等教育的宗旨目标就是为社会、国家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做好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及校园安全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的了解分析,结合相关培养制度,针对当前学生干部任职动机务实化,学生干部管理机制、培养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团队拟提出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结构,融汇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内容,采用集中培训、日常培训、主题培训相贯穿的课程设置,专家授课、朋辈传帮带、工作汇报等多途径结合的培养形式,塑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威信高,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时期学生干部队伍,促使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做到政治准、效率高、延续强。
1 团学干部培训设计
1.1 培训时间
集中培训营选择相对集中,空闲且可满足下一阶段知识技能需求的时间点:(1)一年级集中培训拟定于报到入学后的十月末十一月初,本期学生新入职学生干部,迫切需压迫熟悉流程、了解规范;(2)二年级集中培训项目于二年级九月开学前1-2周,本期学生多为干部群体的顶梁柱,新学期形象、工作风格的树立需要在本阶段进行订正;(3)三年级集中培训项目于三年级九月开学前1-2周或二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一周时间,鉴于高职学生学制短,且在校时间仅为2-2.5年,故而现阶段应当就校外实习管理、就业等内容提前做培训指导。
日常培训采用例会、交流会、工作汇报、沙龙、主题培训等方式进行;具体时间可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1.2 培训过程设计
根据阶段工作实际需求,大学一年级培训项目可就校情介绍;二级学院介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各学生组织及组织内各部门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权责介绍;学生干部专业管理知识学习;学生干部通用业务能力学习;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几方面进行展开,树立高校教育意识、高校管理意识、高校规则意识。
大学二年级培训项目可就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处理好学生干部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其他学生的关系;优秀学生干部校级党校学习;校园活动、各级比赛项目的策划、主持、组织、执行能力的培养;学生工作协调、合作艺术分享,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干部升华其经验为个人特有的学生工作理论指导思想,做好对新学生干部“传帮带”的工作等方面进行,将团学干部工作态度积极起来,工作方式灵活起来,交流技巧多起来。
大学三年级培训项目可就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参与竞赛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师生关于学生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反馈挖掘学生工作促进就业自信结合点等方面进行,使学有所用,学能恰用。
2 团学干部评价设计
建立学生干部评价考核制度,使学生干部评价考核应加强对学生工作过程的关注度,将考评的辅导员一言堂升级为民主众评,设置德、能、勤、绩、民为考核参考项,遵循目标奖惩激励原则,充分发挥岗位育人功能、朋辈积极效应力、榜样向心力等作用,促使学生提升明辨是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综合发展的能力。
学生干部评价考核制度还应使奖项设计多元化、多面化,如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寝室、亲民干部奖、创新人才奖、金点子等奖项,使奖励达到特定比例的绝对数量,使真正做事的人被认可,增强组织正能量,增强工作认同感与幸福感。
3 配套制度设计
(1)在学生会群体中设立例会制度,及时讨论、决策工作内容。
(2)设立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沟通反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更能将学生组织家庭化,增强组织认同感与向心力。
(3)设立茶话制度,辅导员、学工部书记等指导老师,可以选择相对宽松的环境,对非紧急事件或影响深远的约定等对部分学生干部的具体工作重扬非抑,重引导轻截堵。
(4)机构实名制、项目负责制:由学生策划实施的活动以学生机构、学生个人实名制来介绍,活动经费由项目主持人负责统筹,培养学生干部决策、指挥、预见、执行、应变、协调的能力,提高其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荣誉意识,同时让组织者与参与者同样享受荣誉,从后台走上展示台。
(5)学生干部档案制度:学生干部档案应包括学生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介绍;学生工作履历;主持的活动方案策划书;所参与的学生工作流程记录;学业成绩;学生干部个人发展;个人总结认识;师生评价;新思想的实施进展等内容。
4 配套平台建设
4.1 师生学习、交流、培训网络平台
该平台的设立可以克服时间、空间、人数等的限制,充分利用文字、音频、视频等传播方式形成高效、可选择、可延续利用的学习资源。
4.2 激励平台的建立
精神奖励应重仪式、重群众效应,建立颁奖仪式、总结表彰大会、先进干部交流分享会、学院或二级学院网站对先进个人宣传、二级学院宣传展板、宣传栏等公开激励平台。
5 专业师资队伍设计
专业指导老师应当设置学生干部能力提升相关的专项培训,系统化、科学化地总结团学干部培养的指导思想并细化实施过程,真正建立有丰富学生干部培养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
与同期高校普遍情况相似,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亦是重使用、轻培养的模式,且现有培养方式多批量化而未能遵循学生个性,基于此,将学生干部培训评价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培养,以选修联合必修,有重点,有选择的正向成长,致力于学生干部培养培养为懂得主体行动、懂得尊重团结、懂得观察倾听、能够分析总结、能够统筹调整、能够质疑创新、能够分享共勉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芳玲.经济发展视域下的职业教育[J].经济问题,2018(12).
[2] 程桂龙.政治社会化理论视阈下高校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管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8(04).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