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网络背景下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初探
发布时间:2018-12-25 13:52:5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49 次

网络背景下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初探

文/卫晓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不少人学习、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化时代,中职生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但因缺乏自信、社会认同度较低等原因,加之自身是非辨别能力较弱,极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延误学业,网络快速发展时代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职业学校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背景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1 网络背景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

中职生在感受到网络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会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内容扩展了他们的认知范围,满足了学生交友、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但网络上一些未经筛选、充斥着暴力、色情的信息极易引发中职生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甚至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 网络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络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数字化校园的建成投用,使得网络在校园的运用更为便捷,在校园里我们随处可见学生们通过手机浏览信息、观看视频、聆听音乐,与老师在线课前课后互动,这样新颖的学习方式突破了以往仅仅靠书本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力改善了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的状况。

(2)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范围。网上交流是网络文化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情感驿站等虚拟场所,一对一、一对多的在线交流方式,使学生可以直抒胸臆,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畅通交流,在网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发牢骚、排遣抑郁,达到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的目的。

3 网络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3.1 易导致网络成瘾

中职学校大多为寄宿制,课余时间由于缺少有效监管,致使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上网无节制,长时间滞留网络,痴迷于聊天、追剧、游戏。网络依赖症、网络成瘾症在很多学生身上显现,他们上课萎靡不振、情绪低落、神情恍惚、思维迟缓,严重扰乱了他们的校园学习生活,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3.2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容易导致中职生的人生观扭曲

中职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远不足以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很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所“污染”。网上的很多反动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思想单纯的中职生很容易受到蒙蔽,从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

3.3 网络文化虚拟性导致中职生的交往出现隔阂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与网友交流,无形中扩大了虚拟世界交往范围,缩小了现实世界交往范围,沉迷于虚拟世界,慢慢脱离现实生活。他们整天抱着手机,漫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与真实社会脱离,极力回避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日益孤僻,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导致心理扭曲,不利于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3 应对策略

开展正面引导。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利用网络教学,开设校园网络心理课堂

借助于网络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等特点,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将心理教育活动与相关知识的传授相结合,通过网络这种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向中职生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提高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校园心理辅导网络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开展心理知识、咨询技巧、素质教育等方面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能力。在校园内部构建起一套心理辅导中心、班主任辅导课堂心理教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中职生同班教育、同伴教育特点,开展多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同时针对中职生年龄段特点,预见性地开展一些常见心理问题指导教育工作,完善中职生心理问题的预警与干预工作,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掌握正确的自助能力。

3.3 建立学生档案,加强心理防御工作机制

新生入学初始,学校可组织心理测试,获取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个性及共性资料,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予以及时更新。利用档案提供的数据,对于一些学生共性心理问题,及时采取预警工作,降低校园发生问题概率。对于学生个性心理问题,要深挖产生的原因,细心耐心进行纠正。同时,可采取随机心理健康知识抽查,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御工作,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管控。

3.4 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网上爱心邮箱,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作为一门公共课在全校开设,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鼓励学生有心结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咨询,对于不愿意当面向老师咨询的,学校可开通网络爱心邮箱,通过网络邮件方式开展心理疏导。对于一些典型的、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作为例子在各个班级心理健康课上讲解疏导。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定期把中职生群体易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放到公众号上进行话题讨论,促使中职生抛弃不健康的观念和认识,进而培养中职生健康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  

网络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极易被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所影响,进而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网络优势,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网络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可以更好地实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祖曦,廖友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对策[J].长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03).

[2] 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01).

[3] 杨倩,李义鹏.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05).

[4] 成媛,赵郝锐.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互助”平台的建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02).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中等专业学校)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