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性教学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8-12-25 13:58:2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54 次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互动性教学方法初探

文/王乃华

小学体育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实现充分锻炼小学生身体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培养小学生社交能力与协同能力上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过程中互动性。小学体育教师要对互动性教学提高重视程度,通过互动游戏、情景式教学以及创新工具的运用来提高小学体育教育互动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1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

小学体育教学是使小学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体育学习内容的最直接方法。小学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科个性。虽然对于城市与乡村小学师资条件等硬件方便的差别在体育教学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小学体育教学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个性化特点有以下两点:

第一,培养目的的多元化。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进入基础教育学习后首先接触的身体锻炼类的系统学习。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小学生能够了解一定的运动常识,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协调性的运动目标。同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锻炼学生的耐力、抗压力等优秀的心理素质,此外还要使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在运动中与人合作,通过团队力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一些竞争、策略的初步概念,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多元化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锻炼。

第二,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与其他基础性学科不同,体育教学的最重要特质就是充分的实践和活动,而且与其他在教室内的学科教学活动不同的是,体育教学的实践性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身体和情绪,实现全部感官和身心的投入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践是占绝对主要地位的教学内容,而理论是起辅助作用的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以及考量学生实践参与效果的好坏,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础和是最核心的标准。

2 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性教学应用的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的互动性包含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性存在指导性的自上而下以及反馈性的自下而上的活动;第二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这种互动是平行关系的配合与协作活动。

2.1 帮助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互动性教学是小学体育教育自身实践性特点的必要要求。在实践性在体育课程教学环境中,互动性是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同时也能帮助老师将教学目的贯彻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起自身的主管能动性,感受到竞争意识对自身潜能的激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提升。

2.2 帮助学生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互动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加强学生体育层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学习效果的内在要求。学生与教师互动活动的增加,将自身的学习感受反馈给老师,老师便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更适合学生的诉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佳。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交流的增加,能够使学生在运动互动中学会平衡协作和竞争的关系,使学生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乐观,同时也能逐渐使小学生培养起自信心,对于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

3 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应用建议

3.1 加强游戏环节的穿插和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贪玩好动的,好奇心重,游戏心强,因此在互动性教学的运用中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增添游戏环节,将简单的游戏与运动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不爱运动的孩子来说,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使他们的学习意愿更加强烈,而对于淘气的孩子来讲,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使他们更有规矩的进行活动。

比如,在进行跑步训练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每个小组的每个人带着一只小球跑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投掷,小组成员接力进行,最终用时最少的小组获得第一名,并得到老师的小奖励。通过这种游戏结合小比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在奔跑和控球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协调性与合作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2 适当采用带入式情景教学的方法

在过去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差,不利于学生天性的释放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将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实现互动性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设备,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感官,强化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因此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式,对他们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比如,在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之前,老师可以在教师内播放一段关于体育精神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们谈一谈看过后的感受。通过视频中的故事和内容对学生进行一种激励,使孩子能够带入到视频的氛围中,达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此外,在进行竞赛性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播放一些符合环境有激励作用的音乐,营造一种积极正能量的场景效果,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也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加愉快和放松,从而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在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老师不能认为只要完成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的全部目的。互动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运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实践,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为核心的互动性教学方法。

比如在锻炼孩子跳操的课程中,老师可以先让孩子们跳一段自己会的舞蹈,同时在跳操的动作上,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融入一些自创的动作和元素,并编入跳操的整体动作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所想的动作转化成真实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加强课堂中的互动,同时也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左右脑的作用。

3.4 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和教学评价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性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运动中提高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因此,学生是绝对的教学主体,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的诉求为核心,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更要在教学过后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素的满意程度,并针对学生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并且要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和评价进行留档分析,并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对学生的评价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一些意见就认为学生是与自己“对着干”。在课下与学生多交流,可以在边游戏,边聊天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不强、训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要耐心地进行引导与指导,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牟子学校)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