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8-12-25 13:59:12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65 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探究  

文/王弘剑

摘要:新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中心性,强调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道德与法治的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新一轮课改非常注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提出和探讨。而提出和探讨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都是在问题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将问题学习方法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设置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找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和方法,才能有效的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教学探究

从道德与法治的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新一轮课改非常注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提出和探讨。而提出和探讨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都是在问题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为此,笔者在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带入课堂,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培养。

道德与法治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及道德品质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因此,除了要对道德与法治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即掌握科学合理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中学生日趋增长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中,基于学科综合性的特征,从实际教学课堂出发,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为着眼点,尝试探索和提出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法。我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科教学改革,将“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带入课堂,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尝试。

1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这种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在学生感知问题和提出问题遇到困难时,运用相应的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况非常少,问题意识淡薄。这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学生在长期的被问、被答的过程中而形成的问题意识不够。而“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点悟学生思路,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认知结构中的不足。“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把课堂提问还给学生,使学生敢问、会问,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问题意识的基石。

如:在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课时《走近老师》时,我并没有按教材内容顺序来直接讲解,而是以设问——解惑——归纳的方式来解决书本知识,并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归纳中记住知识。

问题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老师?

问题2:如果所有老师都用同样一种方法上课,你能接受?为什么?

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得出结论:问题1:①狭义的老师——专门从事教师职业的人;②凡能教会我们不会的新的知识的人。问题2:①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②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要做到:承认差别、发现优点是、主动交往、求同存异。这样,我将课程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挖空呈现出来,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了铺垫,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2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探索,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学校开设以“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为主题的研讨课和示范课,以检测“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方面所能取得的效果。因此,我积极承担校级研讨课和示范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式,把书本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时导学案上,注重给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进而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学生往往能在生活现象中把握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进一步用知识来解释身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逐渐形成了一个观察――设问――思考――解释――回归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

3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升教师理答水平

所谓引导,就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所谓理答,就是教师在学生做出回答之后的反应与点评。教师理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整、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中的重要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师问答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智慧理答往往比精心设计一个提问更加重要,它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关注。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比以前更加注重对问题的引导,教师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周密的思考和深刻的反思,从而使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和准确。

比如我在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时,由于新教材做了修改,“家庭结构的类型”这个知识点只保留了“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两种”,于是有同学就提出疑问:“老师,我所知道的一个亲戚家,她离婚了,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过,这样的家庭属于什么家庭?”、“老师,我们家是自己盖了一栋楼,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住一楼,二楼住着叔叔婶婶和妹妹,这样的家庭属于什么家庭?”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这样的课堂生成知识,额外补充解释一下“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内容,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

4 结语

总的来讲,在新课程改革体系和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倡导下,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坚实的理论基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符合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1).

[2] 周容容.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吉林教育,2016(48).

[3] 张海峡.浅谈激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方法与途径[J].学周刊,2017(34).

[4] 彭玉斌.道德与法治问题导向式研究性学习——以“爱在家人间”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15).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第二中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