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传承与创新
文/邵蕾1.2
摘要:笔墨作为中国绘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笔墨观念一直影响着古今的写意人物画家。自西方绘画的融入,画家们渐渐地接受和理解了西方的色彩观念,并开始有意识的将颜色运用在作品当中。画家开始在继承传统绘画的笔墨色彩观念的同时吸收西方艺术、民间艺术等的笔墨色彩。
关键词:当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色彩
1当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色彩观念的概况
1.1 写意人物画中传统笔墨色彩观念的继承
传统的笔墨色彩观念不仅局限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颜色”,墨色也是颜色种类的一种,在创作时,我们不能单独的研究颜色之间的关系,色与墨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关于用色,就有“运墨而五色具”的说法,“焦、浓、重、淡、清”这五种都是墨色,不同的颜料与这五种墨色混合所呈现的颜色也不同。比如,在绘画中我们常用到的就有:赭墨,指的是赭石加墨所融合形成的颜色。赭石与焦墨至清墨五种墨色混合出来的颜色不同,作品中所需也不同。在当代的作品当中,写意人物画家们受传统的影响较大,所呈现的面貌是:笔墨写意性和作品的哲学性。所以,我们继承传统色彩观念,就要重视墨色与其他色彩的混合,以及墨色本身在作品中的运用。
1.2 写意人物画笔墨色彩观的发展
在当代写意人物画不停进步的时候,它所呈现的面貌是:用色的丰富性和形式与技法的创新性。色彩是根据观念的进步而去不停发展的。画家们从各个方面来对写意人物画的色彩进行发展,除对传统笔墨和传统哲学色彩的继承外,还要注意西方绘画色彩的融入,传统民间色彩的借鉴。发展写意人物画色彩还要注意在技法上的探索,一是从材料上进行突破,对国画材料创新运用;二是题材上的转变,我通过对不同题材的探索来借鉴其中在色彩部分的优秀部分,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当中;最后是从形式上对色彩进行发展。迄今为止,发展到现在的写意人物画色彩观是在继承传统之后,又去与西方和民间的优秀部分、民间艺术不停融合的成果,并从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此来发展写意人物画的色彩观。
2 当代写意人物画色彩观的形成缘由
2.1 传统绘画中色彩文化的影响
正如我们所探究,不一样的色彩所传达的感情有异,使用在画面当中的给观看者的感受也不一样。色彩运用的情感象征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比如说到红色,我们想到的情感有:热情、活跃、爱情等;提到绿色,我们便会联想到:自然、和平、清新等;提到黑色,我们就会感受到:神秘、严肃、压力的气势。以及不同颜色的组合在画面所传达的情感象征也不同,正是如此,而我们在创作时,颜色在画面中的运用就会显得格外重要。不同色彩具有特殊的情感象征和丰富内涵。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画面当中色彩的运用和组合也是我们需要仔细斟酌的重要部分。
2.2 西方绘画色彩的融入
隨着西方绘画的传入,西方的色彩理念在各个院校中得到了普及,并有了一定的认可度,我国的画家们理解了西方艺术的色彩艺术,并受其影响。
他们开始重视色彩的地位,西方艺术里的明度、冷暖、和互补色都有意识的运用在创作之中,使其不仅仅是黑白的展现,使颜色在当中极大的呈现。在改革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当代写意人物画的中青年画家们在继承传统绘画色彩艺术的同时接受了西方色彩艺术的优秀部分,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
其中,画家田黎明收到了西方印象派的启发,印象派的风格特点是对客观事物的色彩和光线进行研究,但是他并不是单纯的按照客观实际来在作品中展现“光”和“色”,而是根据画家自身对光源的理解,根据意境来创作。田黎明突破了以墨为主的特点,大胆的将色彩运用到画面当中,以平涂的的手法处理光源,使得色彩以水墨的感觉呈现出来,给观赏者营造了一种朦朦胧胧的世界。田黎明作品的色彩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充分的展现了个人特别的艺术气质。
西方绘画中有着值得学习的部分,中国传统写意画更有值得傳承的部分,在毕业创作当中,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的借鉴西方优秀文化,与其结合,从而创新出更具特色的写意人物画。
2.3 传统民间笔墨色彩的借鉴
民间艺术的颜色在当代亦然影响着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民间艺术年画的艺术特点就是喜欢用颜色鲜亮、纯度较高的颜色来绘制图案,以此来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先,民间的艺术就是大众所接受和推崇的艺术,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以娱乐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其次,它与绘画的起源“游戏说”不谋而合,民间艺术只是满足审美需要而不带有功利性。
当代画家们在写意人物画中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吸收,使其的发展又添加了民族的特性,使当代写意人物画色彩有了一定的进步,不失为探索和突破写意人物画色彩观念的一条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朱翠翠.浅析中国山水画色彩的应用与情感表达[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 韩娜.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D].日照:曲阜师范大学,2015.
[3] 龚文倩.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线与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1.西安美术学院;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