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层次理论浅析《嘉莉妹妹》
文/张美林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著名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刻画了一个乡村姑娘的形象,她年轻美丽且对大城市怀抱着憧憬,想在芝加哥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本文主要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原理,分析了嘉莉从家乡到芝加哥追求发生变化的原因。嘉莉想改变现状的内在原因和大城市的繁华对她的吸引。这两个因素让了嘉莉陷入了精神的迷惘。
关键词:嘉莉妹妹;欲望;迷失;需求层次理论
1 介绍
1.1 关于作者和小说
随着《嘉莉妹妹》在1900年出版的,德莱赛将他的文学力量投入到开创美国文学的新领域。人们对德莱赛反应一直都是负面的,他被称为“玄武岩石”,庄重而沉闷,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伟大作家,但他的影响在欧内斯特·海明威,辛克莱·刘易斯和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中是很明显的。在德莱赛15岁的时候,他从家逃到了芝加哥,他梦想着在大城市里获得财富和成功。在他18岁时,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老师帮助他进入了印第安娜大学。德莱赛在芝加哥和纽约的经历,是一个贫穷的乡村主角离开他自己的家乡去芝加哥碰碰运气的完美素材。《嘉莉妹妹》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嘉莉,她离开了农村去芝加哥追寻财富。她在火车上碰到了旅行推销员查尔斯·杜洛埃继而成了他的情妇。当杜洛埃不在她身边时,嘉莉被经理乔治·赫斯渥吸引了。他们携手到了陌生的城市,纽约。在这三年里,赫斯渥成了乞丐,嘉莉却成了受欢迎的音乐喜剧明星。然而,这一切却换来了无比的孤独和空虚。在德莱赛的自然主义描述中,他把角色看成是社会和精神力量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时代的受害者。
1.2 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定义了五种需求层次,后者层次要比前者层次更重要,分别是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需求—是所有需求中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倘若这些最基本的都没有的到满足,那么还谈什么精神追求呢,更不用说提升自我的素养了。(2)安全感需要—安全感的需要也是最平常的需要。人类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疾病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受不幸。(3)爱情和归属的需要—如果前面两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就会出现爱与归属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希望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为了在自己的群体中占一席之地,渴望结婚和拥有家庭,他会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4)受尊重需要—一个独立的人出现在社会中,那么他所从事的工作和周围的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认可。得到他人的好的认可,才会感受到来自别人的尊重,才会更有自信地活着(5)自我实现的必要—自我实现,是五个阶段中最上面的一个阶段,显而易见,它是富有意义的存在。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是精神和灵魂的双双进步和升华。 这些基本需求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的不到满足,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反之,当一种需求的到了满足,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出现,进而主宰有意识的生活,称为行为组织的中心。
2 嘉莉的物质追求
2.1 生理需求:前往芝加哥
由于美国在那个时代的迅速发展,许多城市,工厂都建立起来了。城市相比于农村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许多年轻人涌入了市区。在故事刚刚发展的时候,嘉莉也似乎看到了在大城市。“那一年她刚满十八岁了,聪明,害羞,并且年少无知,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孙延强3)”在马斯洛看来,人类想要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人类不满足与现状,渴望达到更高的境界。嘉莉是由内在的生理需要推动了她前往芝加哥的步伐。所以嘉莉到了芝加哥,开始了追寻物质生活的第一步。
2.2 安全需要:成为杜洛埃的情妇
嘉莉被芝加哥的美好和新奇所吸引了。“嘉莉走过热闹的街道,被陈列的各种各样的小饰、服饰、文具和珠宝所吸引。(孙延强5)”但事实上,冰冷的现实牵着她的手。嘉莉每周剩下的工钱还不够她的车钱,更不用说丝带和新衣服。她也厌恶了糟糕的工作环境和粗鲁的男人。并且寒冬将至,她渴望添几件冬衣御寒,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的到了较好的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求。嘉莉最后还是和马斯洛好了,她成为了每天只是陪着他的小情人。嘉莉跟着杜洛埃体会了各种活动,买标致的衣服,吃甘宜的食物。嘉莉体会到了物质带给她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3 嘉莉精神境界的升华
3.1 情感与归属的需要:觉醒的脚步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描绘了不断上升的需求和欲望的全景。“那位年轻的小姐,在她处境的压力和她新朋友的教导下,实际上改变了她的面貌。然而她的内在涵养却与美貌不搭。(孙延强21)”她开始思考杜洛埃是什么人,她又是什么人,这两个人在嘉莉的强烈欲望中觉醒了。她渴望被爱和理解,杜洛埃只是她从贫穷走向放荡的中介,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是嘉莉的新目标。这时赫斯渥变成了另外的一个男人,既满足嘉莉物质上的需要,又给了她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嘉莉开始关心她的内心想法,这是她探索精神的第一步。
3.2 尊重的需求:超前发展
在成为赫斯渥的情妇后,嘉莉在物质上有很大的提高。赫斯渥每天早上都会写一封信给她,嘉莉有机会就参加一个戏剧演出。由于赫斯渥的声望,参加戏剧演出成了嘉莉重要的事。“到16点钟的时候,赫斯渥的朋友们已经像罗马人一样团结起来,响应参议院的号召。从他想要帮助嘉莉的那一刻,就有了一个衣冠楚楚、脾气好、喜欢奉承的听众。(孙延强30)”嘉莉与赫斯渥在一起,她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友好,感受到了权利和地位带给她的需要。
3.3 自我实现的需求:终极目标
赫斯渥诱使嘉莉私奔到纽约,但他只不过是另一个不能保住工作又找不到工作的人,她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嘉莉又开始自己谋生,但她这次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嘉莉因为漂亮的外表和勤奋而成为了一名演员,拥有了自己的长袍,马车和银行存款。艾姆斯帮助了嘉莉将她的精神追求升华到了文学和哲学的世界,让嘉莉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到了什么,而在于给予了什么。这是她精神世界的终极目标。
4 结论
对嘉莉来说,生活是一种欲望的态度,它让她不停的寻找。一个没有经验的女孩怀揣着美丽的幻想来到这个繁荣的城市,但前景并不乐观。现实让嘉莉明白了,只有足够的钱和物质,这样才会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享受更好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更加受别人的尊敬。在这样的需求下,嘉莉的物质追求逐步膨胀,并采取不正当手段背叛自己和道德。但当她获得了物质的极大满足,她意识到幸福不等于财富,她感到孤独和空虚,她思索着什么是幸福,想要追寻真正的幸福。大多数作者从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学角度上分析《嘉莉妹妹》。从心理学角度对《嘉莉妹妹》进行了内在解析,从社会转型下的“美国梦”讨论利弊,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去探讨,还有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了解摇椅的形象。本文旨在告诉人们,在物质供应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应盲目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财富创造的幸福和稳定,应该时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指导老师 秦琴)
参考文献
[1] 魏京京.对嘉莉妹妹欲望的心理解析[J].安徽文学,2006(06).
[2] 黄鸣.扶摇上的命运—《嘉莉妹妹》人物形象简析[J].商丘师范学院报,2012(05).
[3] 黄开红.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6(08).
[4 候庆华.新解《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J].科教文汇,2013(07).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