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泣血的大爱——艾青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色
发布时间:2019-01-15 20:51:03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92 次

泣血的大爱——艾青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色

 文/王艳玲

摘要:艾青在诗歌创作道路上走过了将近六十个春秋,他一生创作了长诗二十多部,短诗二千多首。诗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源自于其心头挥之不去的泣血的大爱。这种对大地、人民、祖国,乃至人类的赤子情怀,贯穿于诗人一生的创作之中,成为其诗歌创作的情感底色。而这种赤子情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艾青;诗歌创作;抒情特色

艾青是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登上我国新诗坛的。他一生创作了长诗二十多部,短诗二千多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资源。他是中国新诗史上坚持最久、用力最专、用情最深、收获最多、影响最广的一位诗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超过了任何一位同时代的诗人,在世界诗坛上也屈指可数。诗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恰恰源自于其心头挥之不去的那泣血的大爱。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声深情的呼唤,喊出了郁结在诗人心头多年真挚而炽热的情感,也喊出了千千万万个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诗人以最朴实的手法,通过对富有浙东地域文化色彩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真实细腻地刻画了一个乡村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歌颂了“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坚韧、伟大,并且通过反复的咏叹,把这种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大堰河”虽然只是浙东农村的一个普通妇女,但她却是中国农村妇女的一个缩影。她的愚昧与善良、勤劳与卑微、坚韧与不幸,折射出中国农民的历史性格。诗人由此深刻洞见了中国农民的宿命,并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崇高的敬意,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诗人是地主的儿子,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长大的农民的儿子,他血管里流的是中国农耕人的血。在这双重身份的对比与错位中,诗人实现了情感的跨越。小我与大我、个人与民族、现实与艺术,完全交融在一起,汇成时代的激流,汹涌澎湃。

1949年后,这种挥之不去的泣血的大爱,仍然激励着诗人尽情歌唱,创作出大量的诗篇。所不同的是,歌唱的内容已经由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反抗,转变为对人民、时代和社会的歌颂与反思。诗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9年后到1976年这段时间的创作,一是1976年以后的创作。

1949年后到1976年这段时间内,由于政治对艺术的过度干预,使原本互为一体的诗人与时代、现实与艺术之间出现了裂痕,甚至走向对立。于是,个人不得不让位于时代,艺术不得不让位于现实。艾青的泣血的大爱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人民的、大众的情怀,这种情怀已经抹去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个性,成为一种歌颂新时代、新社会的政治激情。在此期间,艾青虽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除了像《怜悯的歌》《礁石》等少数诗篇还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诗人的影子,大部分诗歌的艺术成就不高,有的甚至沦为一种宣传口号。如《国旗》《献词》等,与其说是诗歌,不如说是时代的传声筒。这些诗歌虽然唱出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极度喜悦的心情,在当时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毕竟与艺术无缘。

1978年4月30日,在“四人帮”刚刚倒台时,艾青就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诗歌《红旗》。为了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篇,诗人每天坚持练习久已荒疏的笔。在给徐勇良的几封信里,艾青一再提到自己写诗的“恢复”工作。他在其中的一封信中写道:“我逐渐在恢复‘创作’的心情。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总想试着写一点什么。”在另一封中又写道:“我现在已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写作习惯,每天能持续工作三四小时。”

在这里,诗人的政治激情与文化反思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这种反思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上升到对人性的考量。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相比,诗人在新时期创作的诗歌更大气、更凝重、更朴实,也更富有哲理。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抗不再停留在现实的层面上,而是把自己的触须伸向更深更远的历史文化里,伸向人性更幽深更阴暗之处,少了一些激情的呐喊,多了一些历史的凝重和哲理的深刻。这是诗人在新时期创作的一次飞跃,也是在新的高度上的一次升华,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已经走向成熟,臻于化境。

艾青之所以对大地和人民有如此强烈的赤子情怀,恰恰是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大堰河”的血。他是千千万万个苦难人民中的一员,与人民血脉相连、休戚相关,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这又与诗人的成长经历和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但这个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幸福”,相反,出生时的难产似乎就预示了他一生的不幸。算命先生一句“父母的克星”的话,便使他刚出生就被送出家门,成了“大堰河”的儿子。直到五岁时,父亲才把他接回来上学,但这个家对于艾青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他成了这个家庭的“新客”,感受不到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在这五年里,“大堰河”无私的母爱已经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他深深感受到,“大堰河”才是自己真正的母亲。这不仅激发了他对中国农民的同情,更激发了他对这片古老土地的热爱。

这种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地域文化传统,培育了一大批敢于批判、勇于斗争的现当代文学家,如鲁迅、茅盾、郁达夫、钱玄同、刘大白、孙伏园、冯雪峰……他们的名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熠熠发光,其中以鲁迅最具有代表性。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动荡悲壮的社会现实,使艾青倔强与硬气的个性转化为对腐朽封建制度和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和斗争,吹响了一个民族的反抗号角,成为那个时代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他歌唱土地,歌颂光明;他反抗现实,坚信未来;他为人民歌唱,为祖国歌唱,为所有遭受苦难和战争凌辱的人民歌唱!

参考文献:

[1] 黄良才.艾青诗歌的抒情特色[J].名作欣赏,2010(15).

[2] 陈增福.艾青诗歌抒情主体人格管见[J].社会科学战线,1999(05).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大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